韦皇后与李隆基的关系怎么样?李隆基为什么与太平公主合力击败韦皇后
韦皇后与李隆基的关系怎么样?李隆基为什么与太平公主合力击败韦皇后?李隆基是唐太宗李世民重孙,唐锐宗李旦第三子,胸怀雄才伟略,才情横溢,知晓音律,仪表雄伟俊丽。
疑云重重的唐隆政变
公元710年6月初二,大唐中宗皇帝李显于长安皇宫中的神龙殿中毒“暴崩”,终年55岁。由于当时在场的官员与中宗女儿——安乐公主关系密切。因此,有人认为凶手正是公主。
而在非常正式的《中宗本纪》中,还进一步解释了安乐公主的“作案动机”:她为了让母亲韦皇后像武则天那样成为又一任女皇帝,同时令自己被立为“皇太女”,所以与母亲合谋毒杀了父亲。
《旧唐书 中宗本纪》:时安乐公主志欲皇后临朝称制,而求立为皇太女,自是与后合谋进鸩。
次日,被指控“弑君”的韦皇后展示出大刀阔斧的行事风格:她紧急从周边区域抽调了五万兵马进京,划为左右两营,分别交由家族成员韦捷、韦濯统领。同时,她又委派家族成员韦播、韦璿、高嵩出掌玄武门外至关重要的禁军——羽林军。而她的族兄——礼部尚书韦温则被授予了统一调度各方军队的总兵权。
韦皇后,中宗李显的夫人
6月初四,感觉兵马严备后,韦皇后方才将中宗灵柩移至皇宫正殿——太极殿,向百官正式昭告了皇帝驾崩的消息。
三天后,中宗年仅十六岁的儿子李重茂被立为新君,是为少帝。随后,少帝改年号为唐隆元年,并请韦皇后(已晋级为太后,本文仍按习惯称其为韦皇后)临朝听政,总揽大权,成为大唐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
然而,或许连韦皇后自己也没料到的是,当她以"又一位武则天"形象示人的时候,灾难便悄然降临了。
6月20日下午,中宗的侄子,26岁的临淄王李隆基带着数十名亲信,“微服”进入到位于皇宫北门之外的皇家园林——禁苑,与分管这片区域的禁苑总监钟绍京汇合。后者已准备好了百余名手拿斧头与木锯的园林工匠。
夜色降临后,又有几位羽林军武将悄悄离开了营区,进入到禁苑中的汇合点,通知李隆基一切已准备妥当,请求下达攻击命令。
羽林军军营位于玄武门外两侧,禁苑位于皇宫之外的北面
李隆基则说道,今天的事情非同小可,该如何让我相信你们呢?武将们也不含糊,立即离开禁苑返回军营。半晌功夫,他们便带来了血腥的“投名状”:统领羽林军的韦氏家族成员——韦播、韦璿、高嵩的人头!
《旧唐书 王毛仲传》:乙夜,福顺等至,玄宗曰:“与公等除大逆,安社稷,各取富贵,在于俄顷,何以取信?”福顺等请号而行,斯须斩韦播、韦璿、高嵩等头来。
李隆基确认人头身份后,立即令各方力量向皇宫的白兽门、玄德门发起攻击,“斩关”进入皇宫。按《玄宗本纪》记载,当时武将们率领的“万骑营”羽林军士兵分成了两队。一队从左路进宫,一队从右路进宫,两队人马在皇宫内汇合后再发起攻击。
韦皇后似乎对兵变极为意外。慌乱中,她跑进了被称为“飞骑营”的羽林军营区,并不幸为乱兵所杀。最终,仅用了一夜功夫,李隆基便全歼了整个韦氏集团,赢得辉煌大胜。
《旧唐书 玄宗本纪》:攻白兽、玄德等门,斩关而进,左万骑自左入,右万骑自右入,合于凌烟阁前。时太极殿前有宿卫梓宫万骑,闻噪声,皆披甲应之。韦庶人惶惑走入飞骑营,为乱兵所害。于是分遣诛韦氏之党,比明,内外讨捕,皆斩之。
这便是唐玄宗李隆基的成名之作——唐隆政变!
不过,此次政变在将李隆基之父李旦推上皇位的同时,也留下诸多疑团:
韦皇后安排了如此之多的兵力严密防守京城、加固皇宫,而李隆基只是一位没有任何职务的亲王,所带人马似乎也有限。他为什么能够一路势如破竹直捣皇宫?韦皇后辛苦布置的兵马为什么完全没起作用?
李隆基既然已杀死了在玄武门执掌羽林军的韦氏集团将领,为什么不直接从玄武门进宫,还要额外去攻打白兽门、玄德门,其中究竟有何玄机?
韦皇后慌乱之下,为什么要自行前往羽林军军营,而不是去找负责总督兵马的礼部尚书韦温?
大唐皇帝李显遇毒身亡,凶手真是韦皇后与安乐公主吗?如果安乐公主下毒的动机是为了成为“皇太女”,那为什么最终所立的皇帝却是十六岁的李重茂?
为了揭开笼罩在历史之上的层层迷雾,我们需要将时光回退十余日,去重温一下发生于中宗去世之后的一场宫廷内斗。
剑拔弩张的宫廷内斗
按史书描述,中宗李显为中毒“暴崩”,因事发突然,未能留下遗诏。所谓的“遗诏”,其实是他的妹妹太平公主与妃子上官婉儿的代笔之作。
太平公主:李显的妹妹,武则天最为宠爱的女儿
在太平公主最初版的“遗诏”中,除了“立16岁的李重茂为帝,让韦皇后听政外”,还额外有一句话,那就是让中宗的弟弟——安国相王李旦(李隆基之父)参预朝政。
《资治通鉴》:太平公主与上官昭容谋草遗制,立温王重茂为皇太子,皇后知政事,相王旦参谋政事。
在中宗李显一朝,凡是以非中书令与侍中身份,参与军国大事讨论的,一律称为“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即通常所谓的宰相。而太平公主版"遗诏"赋予李旦的权力,正是"同中书门下三品"这个宰相职务。
不过,李显驾崩之时,朝中宰相已多达十九人。粗略一看,似乎再多李旦一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根据史书录得的,十九名宰相中的十七人名单
然而,此举却引起了韦氏集团几位核心人员的极大不安。这帮人觉得,李旦的身份实在特殊。因为他并不仅仅是一位普通亲王,还是一个在武则天时代已坐了整整六年皇位的前皇帝(尽管只是傀儡)。一旦他参预朝政,那朝中宰相到底是听韦皇后的呢,还是听李旦的?更何况,官员中不少人都有拥戴李唐皇室的情节。在这些人眼中,到底是韦皇后有分量呢,还是李唐宗室的前皇帝更有分量?
于是,韦氏集团核心人物——中书令宗楚客便说道,如果韦皇后临朝,就不能让相王辅政。由于不好讲真话,他便找了个扯淡的理由:因为韦皇后是嫂嫂,相王李旦是叔叔,嫂嫂跟叔叔一起辅政“不太方便”。
《旧唐书 苏瑰传》:中节令宗楚客谓温曰:“今须请皇太后临朝,宜停相王辅政。且皇太后于相王居嫂叔不通问之地,甚难为仪注,理全不可。”
在宗楚客、韦温等人的强烈反对下,太平公主已经拟就的"遗诏"只得作废,相王李旦便被排除在议政群体之外。
《资治通鉴》:罢相王政事……乃以相王为太子太师。
这就带来了一个疑问:如果李显有时间留下遗诏,他会宣布让相王李旦辅政吗?
我们先来看看李显、李旦两人的风格。
公元705年正月,张柬之等立志兴复唐室的大臣,联合李显、李旦、太平公主,共同发动了神龙政变,终结了女皇武则天长达十五年的统治,将皇太子李显送上了皇帝宝座。
事后,为了感谢弟弟李旦的捧场,李显除了将前者的“相王”爵位变更为“安国相王”,赐予丰厚食邑外,还加封李旦为太尉、同凤阁鸾台三品。
太尉是国家名义上的最高军事长官。“同凤阁鸾台三品”也即后来的“同中书门下三品”,正是宰相之职。
结果如何呢?仅仅在次月,李旦便“强烈要求”辞去两大职务,并得到了中宗的允许。
《旧唐书 中宗本纪》:辛未,上往观风殿朝天后。太尉、安国相王旦固让太尉及知政事,遂从其请。
再来看另一件事:李显继位当年,又建议立李旦为“皇太弟”,成为皇位的第一继承人。不出意料,仍遭到了李旦的坚决推辞。
《旧唐书 睿宗本纪》:其年立为皇太弟,固辞不受。
两次一来一回的碰撞已足以说明二人的微妙关系:
一方面,有李旦这个前皇帝在旁边盯着,李显在皇位上总坐的不踏实,老觉得该“意思一下”。
另一方面,李旦也对自己给皇帝带来的压力心知肚明,所以凡是涉及权力的事情,一概推辞,以便让后者心安。这正是他多年练就的保身哲学,也是他先后以刺眼的“皇帝”、“皇嗣”身份,还能在武则天的严密防范下,依然平安无恙挺到现在的原因。(自则天初临朝及革命之际,王室屡有变故,帝每恭俭退让,竟免于祸)
因此,如果李显本人有时间立下遗嘱,极可能与之前的惯例一样,怎么样都会“意思一下”。所以,太平公主的最初版遗诏最符合中宗李显的风格。同时,我们也可以想象,在军权已由韦氏集团掌握,韦皇后本人又极欲独揽大权的背景下,以李旦的明哲保身,也一定不会来趟这淌浑水。
这种感觉,就跟普通人在大街上偶遇一个不相熟的朋友时,随口说一句“要不去我家吃饭”一样。说的人随便说说,听的人也不必当真。
然而,韦皇后、宗楚客、韦温等人却当真了,生怕李旦同意,非要把“遗诏”改过来。其感觉,就好比一人在说“要不去我家吃饭”的同时,他家人连忙说“菜还没买”一样。
毫无疑问,修改“遗诏”的行为不仅没有达成任何的正面效果(因为李旦本来就会辞让),反而平空制造了韦氏集团与多方人士的隔阂:一是用生硬的方法排挤“与世无争”的李旦,既让李旦难堪,又让一帮忠于李唐皇室大臣的感到不平(一名叫苏瑰的宰相当场就怒怼了宗楚客与韦温);二是把太平公主已经拟定的“遗诏”作废,直接打了公主的脸。
而韦氏集团一连串调兵遣将的高调举动,则无疑又进一步加剧了京城的不安情绪。也就在这个时候,京城便疯传韦皇后、安乐公主毒杀中宗的谣言。
这其实已充分说明:韦氏集团几位核心人物的行事风格有点过于简单生硬,不太擅长协调各方关系,驾驭复杂局面。
因此,这才有了兵部侍郎崔日用的“反水”事件。
李隆基的政变团队
兵部侍郎崔日用本来是韦氏集团核心人物——宗楚客手下的超级亲信,能够了解到集团内部的绝密计划。据《资治通鉴》记载,当他得知韦温、宗楚客等人有除掉李旦、太平公主,扶韦皇后为女皇帝的企图后,担心事情失败后受到牵连,便通过一名叫普润的和尚,将消息告知了李旦的第三个儿子——临淄王李隆基,希望他能够尽快行动。
《资治通鉴》:兵部侍郎崔日用素附韦、武,与宗楚客善,知楚客谋,恐祸及己,遣宝昌寺僧普润密诣隆基告之,劝其速发。
李隆基为李旦第三子,也就是后来的唐玄宗
随后,按史书记载,李隆基便找到了姑母太平公主,商议政变事宜。太平公主对此“非常高兴”,立即安排儿子薛崇简参与其中。此外,共同谋划的还包括镇守羽林军的武将葛福顺、李仙袅、陈玄礼,禁苑总监钟绍京,尚衣奉御王崇晔、公主府典签王师虔、和尚普润等人。这就组织了一个包含各方神仙的政变团队。
6月20日下午,也就是中宗驾崩的18天后,李隆基与数十名亲信“微服”进入到禁苑。当他们正在汇合点等待禁苑总监钟绍京现身时,后者却临时反悔了。关键时刻,钟绍京之妻一再分析利弊,方才强行推动其夫连带百余名工匠加入了行动队列。
《资治通鉴》:绍京悔,欲拒之,其妻许氏曰:“忘身徇国,神必助之。且同谋素定,今虽不行,庸得免乎!”
夜里,又有几位玄武门羽林军的武将——“押万骑果毅”葛福顺、李仙袅来到了禁苑汇合点。
镇守玄武门的羽林军分为:左、右飞骑,左、右万骑四个大营
这帮羽林军武将能为李隆基带来多少兵力呢?做个类比:
神龙政变时,参与者有皇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张柬之、崔玄暐两位宰相,以及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和至少三位羽林将军,外加一份伪造的圣旨,调动的羽林兵是五百余人。
李显景龙时期(公元707年,唐隆政变三年前),皇太子李重俊与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及两位羽林将军联合政变,且依然带有一份伪造的圣旨,调动的羽林兵是三百余人。
显而易见,临淄王李隆基并没有前两任皇太子的号召力,他身边副团级(从五品)的武将在威望上也要大大逊色于正军级(正三品)的左羽林大将军。同时,李隆基手中也没有伪造的圣旨。
他们唯一的优势在于:原来羽林军“千骑营”的规模(总计1000人)已扩大了十倍,变成了“万骑营”(总计10000人)。即便算上一日上班两日休息的轮值,当班的左、右两个“万骑营”士兵合计也达到3300多人。而跟随李隆基的武将葛福顺、李仙袅的职务,正是左右两个“万骑营”的代理长官。
综合有利与不利因素,政变当晚,李隆基等人能够调动的羽林军“万骑营”兵力大致在300至500之间。再加上禁苑总监钟绍京准备的百余园丁工匠,以及数十名临淄王府的亲信。因此,李隆基当时能够直接指挥的总兵力大致在500至700之间。
政变集团的致命“鬼手”
在禁苑中,当李隆基询问羽林军武将,该怎么提供"投名状"时,后者立即返回了玄武门,并将韦氏家族的三位将领——韦播、韦璿、高嵩斩杀于寝帐之中。从"寝帐"这个细节看,应该是政变武将利用自己的"合法"身份,一路畅通无阻进入到韦氏统帅的休息地点,并在后者"睡眼朦胧中"实施暗杀的。随后,北门羽林军便陷入到瘫痪状态。
《旧唐书 韦庶人传》:至左羽林军,斩将军韦璿、韦播及中郎将高嵩于寝帐。
接着,与前几次玄武门政变不同,唐隆政变的团队并没有走玄武门入宫,而是去攻击玄德门与白兽门,分左、右两路进入皇宫。其中有何玄机呢?
《旧唐书 玄宗本纪》:攻白兽、玄德等门,斩关而进,左万骑自左入,右万骑自右入,合于凌烟阁前。
玄德门即为东宫的北门。白兽门为白虎门的别称(避李渊祖父李虎之讳),正是西门
在得出结论前,我们先来看看韦氏集团手中的另一张牌:由其家族成员韦捷、韦濯掌管的,从外地调入京师的五万地方部队。这些兵马究竟在哪里呢?
通常而言,保护皇宫的军队往往驻扎在皇宫东、南、西、北四门附近。
首先,从玄武门被斩首的韦氏家族成员看,并不包含韦捷、韦濯,因此,外地入京的兵马并不在北面的玄武门。
其次,进京部队分为左、右两营(召诸府兵五万人屯京城,分为左右营),这意味着两营是按东、西方向分别部署的。因此,存在两种可能:一是在南面的朱雀门按东、西方向驻扎;二是分列在东部的延喜门与西面的安福门两侧。
进京部队既有驻扎在南部朱雀门的可能,也有分列延喜门与安福门的可能
由于韦皇后与韦温等人所处的位置正在宫城南部的太极殿一带。设想一下,如果李隆基强攻玄武门,造成的结果一定是韦皇后与韦温要么向南逃到朱雀门,或者向两侧逃到延喜、安福两门之外。
如果李隆基从玄武门发起攻击,将驱使韦皇后向南,或者向两侧逃窜
因此,政变者大费周折,自玄德门、西门两侧迂回的目的,正是要阻断韦皇后等人向两侧,或向南逃跑的可能性!
李隆基通过两侧迂回,切断韦氏集团与另外两营士兵的联系
按史书记载,当政变发动后,韦皇后慌乱中跑进了“飞骑营”,被乱兵所杀。
《旧唐书 玄宗本纪》:时太极殿前有宿卫梓宫万骑,闻噪声,皆披甲应之。韦庶人惶惑走入飞骑营,为乱兵所害。
那么,韦皇后为什么会跑进玄武门外的“飞骑营”呢?
我们先来看发生于三年前的皇太子李重俊政变。当时,李重俊带着三百余羽林军士兵自皇宫南部入宫,要杀韦皇后。慌乱中,韦皇后等人簇拥着中宗李显逃往玄武门城楼,并召唤玄武门外还没有跟着造反的士兵于楼下固守。最后,因政变集团发生内讧,李重俊遂功败垂成。
李重俊自皇宫南侧入宫,逼迫中宗与韦皇后向北逃到玄武门避难
再来看唐隆政变时的局势:李隆基等人通过两翼包抄,阻断了韦皇后向南,或向两侧逃跑的可能性。而玄武门相对安静的假象,则导致韦皇后慌乱间照搬了过去的"成功经验",毅然向北撤退,以便去"飞骑营"寻找韦氏子侄韦播、韦璿等人"护驾"。然而,韦皇后万万没想到的是,当时,韦氏子侄早已成了刀下亡魂。而等待她的,也将是一条不归之路!
韦皇后往北逃往玄武门的路线与三年前完全一致
这正是政变集团的致命“鬼手”!
究竟谁是主导了唐隆政变?
按史书的描述,唐隆政变的主导者似乎为李隆基无疑。然而,政变之后,当李隆基以皇太子身份监国,并安排两位兄弟总管北门羽林军时,却极大触怒了太平公主。后者认为李隆基“越界”了,遂召集众宰相,要强迫唐睿宗李旦废掉李隆基的太子之位。姑、侄较量的结果,以李隆基的惨败告终:北门羽林军的控制权被太平公主夺回,朝中七位宰相有五位出自太平公主门下。
《新唐书 太平公主传》:玄宗以太子监国,使宋王、岐王总禁兵。主恚权分,乘辇至光范门,召宰相白废太子……主大望,太子惧……时宰相七人,五出主门下。又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知羽林军李慈皆私谒主。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如果李隆基是唐隆政变的主导者,为什么当他在政变后让“自己人”掌控羽林军时,太平公主会如此愤怒呢?
另外,按史书描述,唐隆政变的直接触发者为兵部侍郎崔日用。此君因为是韦氏集团核心人物,所以提前知悉了集团的“阴谋”;同时,他又了解到李隆基即将要“干大事”,便通过普润和尚等人接上了线。
不过,这里同样存在疑点:
中宗去世于6月初二,而唐隆政变发生于6月20日,中间只有短短十八天。崔日用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精准知道李隆基将要“干大事”?从他们间尚需要普润和尚作中介人来看,两人并不熟。
同时,崔日用也并非是一个有李唐情节的忠义之士,而是极为善变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他做事的依据就是实力与利益。然而,尽管李隆基的父亲李旦身份高贵,但此君向来明哲保身,且刚刚还被韦氏集团排挤出“议政者”行列;而李隆基这位26岁的亲王在政变当年才从外地回到京师,既缺乏根基也无实权。那么,崔日用又凭什么断定李隆基的成功概率会比韦氏集团更高呢?
《旧唐书 崔日用传》:日用才辩过人,见事敏速,每朝廷有事,转祸为福,以取富贵……常谓人曰:“吾一生行事,皆临时制变,不必重专守始谋。每一念之,不觉芒刺在于背也。”
因此,在“精于算计”的崔日用找到李隆基之前,一定还有一股更为强大的力量促使他做出了“跳船”的决定。这股力量的主导者只能是太平公主,不会再有别人。
我们来看史书关于太平公主的描述:
此人智谋出众,性格极类似武则天,所以经常在深宫中与母亲一起讨论大事,密谋政局。在李显、李旦两位兄长被武则天严密防范的时候,她却一直参与着核心层决策。(《旧唐书 太平公主传》:公主……方额广颐,多权略,则天以为类己,每预谋议,宫禁严峻,事不令泄)
中宗李显继位后,渐渐形成了一个包含韦皇后、上官婉儿、太平公主在内的后宫干政团队。据史书载,韦皇后、上官婉儿因为智谋、经验远不及太平公主,所以对后者极为忌惮。(《新唐书 太平公主传》:韦后、上官昭容用事,自以谋出主下远甚,惮之)
太平公主不仅参与后宫议政,还不断推荐士人为官员。同时,对于那些穷困潦倒之人,她往往还要出资赞助,所以深得朝野人士推崇,拥有一帮心腹为其卖命。(《旧唐书 太平公主》:公主日益豪横,进达朝士,多至大官,词人后进造其门者,或有贫窘,则遗之金帛,士亦翕然称之。)
从记载看,太平公主一直处于权力的最中心,又能够得到朝中官员的支持,所以,在中宗李显突然“暴崩”之际,她是最可能与韦皇后抗衡的同级别力量。
因此,当时最可能的情况是,韦氏集团因为把握军权,有恃无恐,或许真的产生了要除掉相王李旦与太平公主,立韦皇后为女皇帝的念头。然而,当崔日用得知情况后,却认为考虑问题比较简单直接的韦氏集团很可能会把事情搞砸:
第一、韦氏集团只是以"空降方式"往军队派了少数几位高级官员,对中基层的控制力非常弱。一旦统帅遭到手术刀式的暗杀,整个军队就会失控。政变者们正是这样干的。
第二、朝中许多大臣都存在李唐皇室情节,一旦韦皇后成为女皇帝,把国姓由李改为韦,必然激起剧烈反弹。
第三、实权派太平公主本身具有强大力量。一旦她与那些拥有李唐情节的大臣联盟,将足以击溃韦氏集团。
因此,对于崔日用来说,他最合理的举动是先去投靠实权派代表——太平公主,然后建议公主去联络李唐皇室的象征——相王府,先发制人!
接着,在公主授意下,他又作为牵线人去找到相王李旦的儿子李隆基,告知公主态度。此后,才有了史书中的描述:李隆基回访公主,公主大喜,立即安排儿子薛崇简等人参与行动的事。
此外,以下人员也为太平公主的安排:
禁苑总监钟绍京:政变当天下午,钟绍京在李隆基等人进入禁苑后竟一度想退出,直到被妻子鼓励后方才继续行动,这证明他本人参与政变的动机没有其他人那么强烈,表现出受到外部压力干预的特征。显然,有能力给予钟绍京压力的人,不会是当时正在耐心等待的李隆基。此外,钟绍京的妻子比他本人还要积极的事实,也足以说明他的压力来自太平公主(妻子正是公主的联络者)。
尚衣奉御王崇晔:尚衣署的长官,主管皇帝、皇后、公主的服装,看似与政变关系不大,但此人出入宫廷异常方便。当左、右万骑分别从东、西两侧迂回进入皇宫时,需要有人安排太监、宫女接应。
公主府典签王师虔:典签的职责是“宣传导引之事”。李显驾崩后,"韦皇后、安乐公主是凶手"的谣言便满天飞。这说明政变者进行了一番目的明确的造势。这有助于他们动员基层参与者,并为政变披上一层正义的外衣。
至于李隆基,他的"嫡系部队"主要在于自己的数十位亲信,以及他放下架子倾心结交的羽林军中基层武将。
从整个过程看,李隆基领着羽林军中基层武将负责攻坚战,而太平公主则负责安排宫内外的一切配合工作。姑侄俩可谓联手击败了韦氏集团。
政变成功后,由于立下大功,身为李旦第三子的李隆基便被破格立为皇太子。
同样,作为幕后大佬,太平公主也收获颇丰:首先,一些韦氏集团的幸存者,例如宰相窦怀贞便加入到她的麾下。其次,一些中间派因为亲属遭到乱兵误杀,例如宰相萧至忠,也投靠到太平公主门下。这两部分人对攻坚者李隆基非常痛恨,但对隐藏幕后的太平公主则抵触较少。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李隆基站在台前,在收获首功、历史地位、皇太子身份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的要与韦氏集团幸存者及被乱兵误伤的中间派结仇。
而太平公主隐藏幕后,看似放弃了首功,但却以近似渔人得利的方式,进一步壮大了自身实力,达到朝中七位宰相,五位出自其门下的惊人地步。
这正是台前、幕后的差异:不同的选择,便会有不同的回报与代价!
接下来一个疑问是:唐中宗李显真是被女儿安乐公主与韦皇后毒杀的吗?
为什么人们愿意相信韦皇后与安乐公主毒杀了李显?
中宗李显驾崩于6月初二,唐隆政变发生于6月20日。政变之后,韦皇后、安乐公主等人便全部被杀,没有经过任何审讯,没有留下任何口供。既然如此,对于投毒这样隐秘的事情,人们又有什么证据非要认为是韦皇后与安乐公主所为呢?
然而,事实就是:当时的人们愿意去相信她们是“坏人”!
公元705年,张柬之、崔玄暐、桓彦范、敬晖、袁恕己等五位大臣,联合李唐皇室成员发动了神龙政变,推翻了武则天的统治,将皇太子李显送上了皇位。
据史书记载,由于张柬之等人没有在政变中顺便诛杀武氏家族的代表人物武三思,导致后者借助韦皇后的力量死灰复燃,并说服李显将五大宰相明升暗降:即封以尊贵的王爵,但却剥夺其宰相的“议政权”。随后,武三思又通过极为卑劣的手段,将五大功臣迫害致死。
从这些描述看,似乎武三思正是害死五大功臣的罪魁祸首。然而,本案仍有以下疑点:
第一、天下人都认为害死五位功臣的罪魁祸首是韦皇后,而不是武三思。(《旧唐书 韦皇后传》:于是三思骄横用事,敬晖、王同皎相次夷灭,天下咸归咎于后。)
第二、五位功臣曾激烈反对过韦皇后干预朝政的事情。这意味着在朝堂之上,功臣们就已经同韦皇后撕破了脸,陷入有你没我的境地。如果李显要力保皇后的议政权,就只能贬黜五位功臣。(《旧唐书 桓彦范传》:彦范尝……曰:“……伏见陛下每临朝听政,皇后必施帷幔坐于殿上,预闻政事……帝王有与妇人谋及政者,莫不破国亡身……以妇凌夫,违人也……言妇人不得预于国政也……”)
第三、当时,五位功臣曾安排一位叫崔湜的官员去监视武三思动静。结果,此人发现皇帝的真实态度是信任武三思,忌惮五大功臣后,便反水投靠了武氏。(《旧唐书 崔湜传》:时桓彦范、敬晖等既知国政,惧武三思谗间,引湜为耳目,使伺其动静。俄而中宗疏忌功臣,于三思恩宠渐厚,湜乃反以桓、敬等计议潜告三思)
第四、武三思的特长是善于伺候人,帮主子办事。(《旧唐书 武三思传》:三思略涉文史,性倾巧便僻,善事人)
因此,史书不愿描述的事实是:神龙政变成功后,五大功臣名满天下,且均获得了议政权,成为宰相。而这帮大臣联手推翻武则天时爆发的巨大力量也让新皇帝感到了不安。一方面,皇帝要看着功臣的脸色;另一方面,他又不想被大臣“架空”;所以自己唱红脸,让韦皇后唱白脸(坐朝堂一起听政),以便取得权力的平衡。这就导致矛盾转移到了韦皇后与五大功臣之间。
关键时刻,武三思“挺身而出”,为中宗、韦皇后“排忧解难”,将五大功臣迫害致死。如此一来,虽然朝堂上的烦恼没有了,但韦皇后却成了害死神龙政变功臣的罪魁祸首,遭到千夫所指。这也正是后来的唐隆政变时,人们愿意去相信韦皇后是"弑君"凶手的原因。
那么,李显的真实死因又是什么呢?
其实,按大唐律令,毒杀皇帝几乎是个不可能的任务。因为宫廷的食物、药物,都由专人管理,进食前还有多人试吃。旁人很难下手。
只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李显本人认为这个食物非常珍贵,必须简化流程!
按史书描述,李显驾崩时,有一位叫马秦客的官员守在身边。这人最大的特点是善于调弄医药。同时,与马秦客一起进宫侍奉皇帝的,还包括会咒符法术的叶静能,及善做美味的杨均。
《旧唐书 韦庶人传》:时国子祭酒叶静能善符禁小术,散骑常侍马秦客颇闲医药,光禄少卿杨均以调膳侍奉,皆出入宫掖
这帮古怪的人士进宫能干点什么呢?没错,正是炼丹!
事实上,武则天在七、八十岁高龄时,还经常服食男宠张昌宗炼就的丹药。以李显对母亲的敬畏,不可能不受影响。
《资治通鉴》:杨再思曰:“昌宗合神丹,圣躬服之有验,此莫大之功。”
而来之不易的丹药最可能让李显省略掉旁人试吃的流程(“仙丹”吃了就没了)。而这种“神秘”的东西经常会掺杂一些汞、硫之类的物质,最可能出事。
中宗李显中的应该就是丹药之毒!
事后,马秦客等人没被处死的原因,很可能是中宗、韦皇后、安乐公主三人中有一人也参与了炼丹过程。
如何评价唐隆政变?
在李显统治时期,最大的问题便是朝中存在大量没有经过吏部正式手续,由皇后、公主引荐后,便由李显直接签字授官的编制外官员,并美其名曰为“斜封官”。
李显一朝的“斜封官”有多少人呢?数千人!
《旧唐书 睿宗本纪》:先是,中宗时官爵渝滥,因依妃、主墨敕而授官者,谓之斜封,至是并令罢免。
《旧唐书 柳泽传》:奏请停中宗朝斜封官数千员。
之所以会有如此之多的编制外官员,最主要的原因是李显忌惮神龙政变的功臣把握朝政,所以通过非常规的手段,在各级部门大量安插"自己人"。
然而,这种方式便在客观上造成了官员任命机制的随意性。特别是许多士人发现,如果能够向韦皇后,安乐公主,武三思,当然也包括太平公主,送上丰厚的礼物,便能够凭借"斜封"机制平步青云,得到许多老老实实的读书人终生都得不到的官位。
《旧唐书 睿宗本纪》:献奇则除设盈庭,纳贿则斜封满路,咸以进趋相轨,奸利是图,如火投泉,安得无败?
因此,中宗一朝所谓的"斜封"机制,实际就是卖官鬻爵,而且已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数千人规模)!
中国历史往往遵循这样的轮回规律:
当一个皇朝由盛转衰时,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卖官鬻爵,吏治腐败。因为交钱的人一旦上位,自然会变着法从底层民众身上收回"成本"。当这种态势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难以为生的百姓便会聚众谋反。例如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隋朝末年的瓦岗起义,明朝末年的李自成起义,清朝末年的太平天国起义,莫不如此。
最初的农民起义往往不能立即击溃一个王朝,但却会极大消磨王朝的国力,动摇其根基。经过多年的战乱岁月,不仅国家被渐渐拖垮,民间也会迎来幅度惊人的人口缩减。能挺过这场灾难的幸存者,往往不足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这正是曹操诗句中“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真实写照。
在逐鹿天下的游戏中,最能够审时度势,调度资源,协调与民众关系的竞争者将能够最后胜出,成为下一个王朝的开创者。在王朝之初,由于有前车之鉴,统治者们往往能够克己奉公,居安思危,所以王朝的气运也随之蒸蒸日上,民间百业俱兴,呈现出盛世景象。
随着王朝代代传承,后世统治者们难免会有人在歌舞升平中迷失方向,重新开始卖官鬻爵的生意,并认为"卖一两个官问题不大"。于是,新一个轮回再次开始。很显然,中宗一朝已经开启了这扇大门,并且走了很远的距离。
唐隆政变之后,“斜封”制度才算告终,“斜封官”们也悉数被劝退。因此,这次政变在客观上终结了大唐吏治腐败的源头,有力遏制了大厦将倾的趋势,拯救了正在逐渐滑向深渊的超级帝国。
如果没有唐隆政变,等待天下百姓的,将很可能不再是后来的开元盛世,而是一幅他们终生不愿看到的悲剧场面!
声明: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