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日本秋月级驱逐舰 秋月级驱逐舰图片

时间:2023-08-16 编辑:有一个姑娘 浏览:0

  日本秋月级驱逐舰,秋月级驱逐舰图片?秋月级驱逐舰(日语:あきづきかたくちくかん,英语:Akizuki-class destroyer)是日本帝国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的以防空为主要用途的一等驱逐舰,设计目的是保护主力舰队免受敌方自空中的攻击,被用于护卫航空母舰舰队,是乙型驱逐舰建造计划的唯一产物。cf552a0a8fa7d3fc0a3ae558831750bc_81565636c14c4970a20ef80a31672896.png

  特型驱逐舰的“强炮重雷”是得着重介绍的,上半部分介绍完了“强炮”,下半部分一开始接着来说“重雷”。

  610毫米重型鱼雷

  自从在对马海战中取得辉煌战果之后,鱼雷作为“水雷战队”的看家本领,一直倍受日本海军重视。从早期全靠进口到后期仿制,再到自己研发,说起来也有一大堆故事。

  1911年,日本第一种国产鱼雷“四四”式量产服役,但是国货并没自强,“四四”式的性能让日本人一言难尽,不得不再用回进口货。直到1917年“六年”式鱼雷研发成功,日本海军才算是真正用上了国产鱼雷。

  六年式双联装鱼雷发射管

  1921年,横须贺工厂造兵部把“六年式”533毫米鱼雷放大,研发出了日本海军第一型610毫米鱼雷,称为“八年式”鱼雷。第一艘采用这种鱼雷的是长良级轻巡,随后川内级、夕张级相继装备。由于条约规定鱼雷口径不能超过533毫米,所以八年式鱼雷作为“极秘兵器”只用在了轻巡上,一直没装备驱逐舰。但这种被日本视为秘密武器的鱼雷,其质量和性能同“洋货”还有较大差距。

  1926年,日本最后一次花巨资向英国购买新式“保式”鱼雷,英国人坐地起价,要求最低20枚起卖,单价3万日元一枚。这种鱼雷采用横型复动式二气缸主机,最大航速高达46节,而此前日本国产六年式鱼雷使用的是星型四气缸主机,最大航速只有32节。为了获得新式武器,日本还是咬牙花了这笔钱,并且还很聪明的“花钱不忘偷师”,派出了监督官及助手前往英国现场学习。这位监督官回国后,不但替日本完成了保式鱼雷国产化,还主持了后来著名的氧气鱼雷研发,他就是大八木静雄造兵大尉。

  后来的大杀器氧气鱼雷

  日本国产保式鱼雷也分533毫米个610毫米两种口径,其中610毫米鱼雷于1928年研发成功,被命名为“九零式”鱼雷。这种鱼雷取代了之前的“八年式”鱼雷,不但装备了所有装有安装了610毫米鱼雷发射管的巡洋舰,还装备了睦月级之后的多型驱逐舰,在性能更加优异的氧气鱼雷服役之前,一直是日本海军雷击作战的重要武器。

  “九零式”鱼雷长8.55米,直径610毫米,装药量400千克。采用横型复动式二气缸主机,极速射程为7000米/46节,最大射程15000米/35节。为了与之配套,日本又研发了“十二年式”610毫米三联装鱼雷发射管,后来还为其加装了护盾。

  特型驱逐舰一共装备了3座“十二年式”610毫米三联装鱼雷发射管,1座位于两根烟囱之间,另外两座位于2号烟囱和2号主炮之间。特型还具有鱼雷再装填功能,为了装填方便,9枚备用雷放置在2号烟囱的两舷和2号主炮的左舷,并加装了防水罩。

  1940的14号舰狭雾号,左舷中后部的备用雷防水罩清晰可见4e8e7a228adfe62319f657e7292ad05f_c8177f3e6709c93d4bbd473f983df8dcd00054ae.jpg

  也非尽善尽美

  特型还有些后来发现过于激进甚至失败的设计。例如为了提升防御力,将主轮机室与副轮机室交错配置,但是实战证实这种设计在船体进水时反而会加大倾斜度。还比如为了减轻船体重量,栖装时大量使用硬铝合金,后来发现海水对其腐蚀严重,又不得不替换为纯铝板材。

  特型存在的最大问题还是在于日本海军一直追求“强兵装”(排水量只比上一型“睦月”级增加了20%,兵装重量却增加了近80%),导致舰体复原性差。尤其是“第4舰队事件”将特型舰体过于轻量化、重心过高、复原性差的问题全部暴露了出来,后来日本海军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改进,特型这才在战争表现出了颇佳的适航性。

  1930年公试时全速前进的14号舰夕雾号

  1935年7月,日本海军各舰队进行秋季演习,其中第4舰队比较倒霉,在向演习区域进发途中遭遇了强台风。第4舰队司令长官松下元中将为了让部下们接受高难度海况训练,决定继续缓速前进。结果从下午4点开始,多艘战舰被海浪打坏受损,5点20分,“初雪”被一股强大的海浪抬起腾空,脆弱的舰体无法承受,舰艏直接折断,随后被勉强拖回大凑港。此外“夕雾”号舰艏也被切断,还有其他6艘特型上层建筑受损。这次事故被称为“第4舰队事件”。

  其实当时美国在同日本的海上军备竞争中也遇到了相同的问题,例如1936年服役的“波特”级驱逐领舰装备了4座127毫米双联装舰炮,由于炮塔要兼顾高平两用所以重量很大,导致整艘军舰重心过高,后来不得不对炮塔进行轻量化改进,最大仰角下降到35度,丧失了对空射击能力。

  美国波特级驱逐领舰

  特型型号的细分

  随着最后一艘特型驱逐舰“响”号于1933年3月31日竣工(编号是第22.却最后一个完工),全部24艘的建造期总共长达七年之久。在这期间,日本为了对海军假日结束后的扩张进行技术储备,舰型设计和武备研发都处于高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特型出现了不少新问题但都得到了及时改进。因此所有的特型驱逐舰根据各种改进,可以细分为4个型号。

  特一型共9艘,分别是吹雪、白雪、初雪、深雪、丛云、东云、薄云、白云和矶风号。

  特一改只有1艘,浦波号。

  10号舰浦波属于特一改,1930年正在进行舰上清洁,为了便于工作炮口全部转向右边

  特二型共10艘,分别是绫波、敷波、朝雾、夕雾、天雾、狭雾、胧、曙、涟和潮号。

  特三型共4艘,实际上也就是“晓”级,分别是晓、响、雷和电号。4fff74f2cde0e624294c40f6b02d71a7_u=1855138331,3771394855&fm=253&fmt=auto&app=120&f=JPEG_w=950&h=548.webp

  这四种型号的区别主要有几个方面:

  第一,特一和特一改型装备的是A型炮塔;特二和特三型开始装备的是B型炮塔,后来全部换成了C型。

  2号舰白雪号属于特一型

  第二,特一和特一改型装备的是2挺7.7毫米机枪;特二和特三装备的是2挺12.7毫米机枪。但是到了太平洋战争开始后,各舰都强化了防空火力,刚竣工时的这一区别就看不出来了。

  第三,特一、特一改和特二竣工时,3座十二年式610毫米鱼雷发射管并没有防盾,随后日本海军先在敷波号上试验了硬铝制防盾,后来又改成了3毫米厚的钢制防盾,其他各舰这才纷纷安装鱼雷发射管防盾。特二型则在建造之初就安装有这种防盾。

  早期的12号舰朝雾号是特二型,鱼雷发射管还没防盾

  第四,特一、特一改和特二载有4台吕号舰本式重油锅炉,因此两根烟囱的直径差不多。特三型由于只有3台锅炉,所以两根烟囱一细一粗,1号烟囱的直径只有2号烟囱的一半。

  24号舰电号是特三型,烟囱前细后粗,鱼雷发射管的防盾清晰可见

  喋血太平洋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特型驱逐舰作为水雷战队主力始终活跃在第一线,当然结局也是同样悲惨,只有2艘幸存到了战后。

  第一艘沉没的特型并不是死于敌人的攻击,而是死在了队友手里。1934年6月29日,“深雪”号在演习中与“电”号相撞,沉没于济州岛南方海域。而战争中损失的第一艘则是“东云”号,1941年12月17日,该舰在博尔诺湾遭到美军空袭沉没。最后一艘战沉的是“曙”号,1944年11月13日在马尼拉被美军飞机击沉。

  这些战沉特型的“死法”和大多数日本军舰一样普通,无非是炮击、空袭、潜艇偷袭,没什么值得大书特书之处,稍微值得一提的也就只有“狭雾”号。1941年12月24日,“狭雾”在文莱湾执行反潜警戒时,被荷兰海军K16潜艇用鱼雷击沉,成为荷兰海军二战中为数不多的战果之一。

  特型中运气最好的要数幸存到战后的“潮”和“响”号,“潮”可以说是幸运,而“响”则是命硬。

  “潮”号于1931年11月竣工,开战时属于第1航空战队,随后历经1941年12月8日的炮击中途岛行动,1942年3月1日的泗水海战,5月8日的珊瑚海海战,1944年10月21日的莱特湾海战等等重大战役,一直幸存到了日本战败,1945年9月15日被除籍。

  1941年进行海上补给的特型22号舰响号,命最硬幸存到了战后

  “响”号的经历则更加传奇,屡经“大破”(日文指重创)却大难不死。1933年3月31日,“响”竣工后同其他3艘特三型编组为第6驱逐队,隶属于第1舰队第1水雷战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响”第一次大破发生在1942年6月的阿留申群岛攻略行动,当时日本海军在中途岛海战中失败,为了挽回面子,阿留申攻略部队决定占领荒芜的基斯卡岛。6月12日,“响”停泊在基斯卡湾时,遭到美国飞机轰炸,“响”的舰艏受到数枚近失弹水下爆炸冲击,1号炮塔前方舰体遭受大破。所幸进水不多,紧急处置之后的“响”勉强驶回了日本东北部的大凑港,在那里安装了一个临时舰艏,回到横须贺后才正式修好,11月1日重新投入战场。随后的战事中“响”运气还不错,走南闯北都没遇到什么劫难,它的搭档们却没这种好运,随着1944年6月10日“电”号战沉,特三型就只剩下了“响”这一艘,虽然倍感孤独但是战斗还得继续。

  第二次大破发生在1944年9月6日,为了应对美军即将发起的菲律宾登陆,“响”从台湾高雄港出发,护卫一支运输船队前往马尼拉。在离台湾琉球屿灯塔8海里左右时遭到美军潜艇袭击,“响”的舰艏挨了一枚鱼雷,导致舰桥之前的舰体整个下垂,所幸没有完全断开。9日,“响”又挣扎着返回了高雄做了临时处理,随后再次返回横须贺大修,这次直到1945年初才“痊愈”。

  修好的“响”被编入第2舰队第2水雷战队第7驱逐队,任务是在濑户内海抵抗美军的航母舰载机,又迎来了第三次大破。3月29日,航行在周防滩的“响”碰到了一枚美军B-29轰炸机投掷的磁感应水雷,爆炸使其整个舰体到处开裂,锅炉、主机、武器装备纷纷散架。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响”这次仍然没有沉没!它居然再次挣扎回到了吴海军工厂,于5月20日修理完毕。直到8月15日日本投降,“响”还始终坚持在新泻港的防空岗位上。

  战争结束后,“响”在盟军瓜分战利品中被苏联抽到,加入了苏联太平洋舰队,并得到了一个新的名字——“真实”号。由于经历多次大破已经“内伤严重”,第二年就退出一线改名为“十二月党人”号训练舰,于1953年2月20日被除籍拆除。

  结语

  特型驱逐舰于上世纪20年代末陆续服役之后,其3座127毫米双联装舰炮、3座610毫米三联装鱼雷发射管,给世界上每个海军强国都留下了火力强悍的深刻印象。美国海军当时的驱逐舰主力还是一战结束后建造的“克莱蒙森”级等型号,排水量大约只有1200吨,配备4门102毫米炮和4座533毫米三联装鱼雷发射管,其火力水平只和日本峰风系列的早期型号相当,可以说远远落后于特型驱逐舰。

  美国克莱蒙森级驱逐舰

  但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随着战争模式的转变,日本海军期望的主力决战并没有发生,特型驱逐舰的“强炮重雷”也就没了用武之地。最终绝大多数特型驱逐舰成了美军飞机和潜艇的猎物,覆没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

声明: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