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花的学校作者是谁?花的学校读后感

时间:2023-08-27 编辑:赚钱 浏览:0

  花的学校作者是谁?花的学校读后感?《花的学校》是印度诗人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创作的一首散文诗。这首诗描写了六月里隆隆雷雨之后,绿草地上突然冒出来无数花儿的美妙景象。诗人以神奇浪漫的笔触,模仿儿童天真无邪的口吻,用欢快的笔调勾勒出一幅孩子和自然浑然融合的诗意的世界,表达出诗人眼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全篇情景交融,语言表达富有新鲜感,展现了美丽又可爱、丰富而细腻的童真世界。65d9aa443bddbb55c34fce394ecb598a_1-810-jpg_6-1080-0-0-1080.jpg

  1、《花的学校》教学反思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只有自己走进文本,被文本感染,才能够感动学生,带动学生。所以课堂上,当要求孩子们把自己想象成一朵美丽的花,随着作者的语言嬉闹,生长。这应该是我们理想中的灵动的语文课堂。本节课的成功之处:1.增加表象,扩展想象空间。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创设条件,采用多种手段运用不同措施来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改进表象的质量,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想象。如“各色鲜艳的花,想一想花儿们当时在想什么?说什么?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引导学生放飞想象,自由描述。”再如:“想一想,在花儿学校里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说一说,写一写。看谁想得奇妙,写得美妙。”丰富学生的感知不能靠大量的、单一的阅读材料简单重复,而需要多方位、多种形式、多种感官参与感知等途径,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正确而丰富的表象。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要加强直观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2. 鼓励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多角度思考。一个人被肯定,受到别人的欣赏,其心情是不言而喻的,学生的想象力被老师肯定,其心情更是高兴无比。不管这些学生的天分与潜质如何,只要能给他们予以适当的肯定,利用表扬、鼓励或婉言的引导的语言,再加上适当的动作、表情等体态,可以激起学生的想象、兴趣,他就会以愉快的心情主动地展开想象力,这也是激发学生阅读时展开想象的有效手段。不足之处: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教师的语言要简洁明了,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表扬、鼓励学生,让学生更喜欢上语文课。

  2、《花的学校》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文是选自泰戈尔《新月集》里的一首儿童散文诗。诗人以清新流畅的笔触,勾画出甜美纯净的儿童世界。诗人巧妙地从孩子的眼中叙述花们的活泼、可爱、美丽、向上。全诗充满了童真童趣,充满了丰富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语,边读文边想象,体会诗歌语言的形象、生动。通过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深入感受诗人想象的丰富奇妙。二、教学目标1.“落、荒”等13个生字,正确认读“荒、笛”等5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象,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想象能力。三、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四、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2.体会课文丰富细腻的想象。(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我们每天在学校中学习生活,享受着学校生活的快乐。花们也和你们一样有自己的学校,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学校”,去体验他们的学习生活。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课件出示作者的图片及简要资料,教师介绍作者。泰戈尔,印度诗人、哲学家。他出版过《飞鸟集》《园丁集》等五十多部诗集,曾于1913获诺贝尔文学奖。本文选自泰戈尔的散文诗集《新月集》。(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2.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提出疑问。3.自学本课的生字,读准生字读音,口头给生字组词。4.检查生字学习的情况。(1)课件出示下列词语,指名读。荒(huāng)野口笛(dí)罚(fá)站放假(jià)衣裳(shɑng)教师相机点拨:“假”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jià”,“裳”在“衣裳”中读轻声。(2)去拼音读一读。(3)说说自己是怎么预习这些生字的。预设:生1:“荒、笛”我是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的。生2:我家附近有一家店铺,名字是“霓裳”,所以我就记住“裳”的字形了。(4)多音字练习。课件出示:选一选。假:①jiǎ②jià真假()暑假()假()发假()日(5)理解“荒野”和“口笛”。①出示“荒野”的图片,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情景。②出示实物口笛,向学生介绍。会吹口笛的同学为大家吹一吹。(6)出示带有会写字的词语,开火车读。落下荒野口笛跳舞狂欢罚站放假互相一所能够猜出扬起双臂(三)再读质疑,感知大意1.再一次默读课文,看看自己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2.汇报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梳理。预设:花们的地下学校是什么样子的?花们的妈妈是谁?花们的老师是谁?……3.指名读文,思考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4.交流解疑。(1)把自己的想法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在小组交流中有不明白或有疑问的问题,准备在全班进行交流。(2)全班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解决部分问题。5.整体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1)出示填空,引导学生说一说。诗人以孩子的视角,想象到了:当______在天上轰响,__________落下的时候,__________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他们在______的学校里上学。雨一来,他们便______。他们的家在______。(横线上的内容依次是雷云、六月的阵雨、一群一群的花、地下、放假了、天上。)(2)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四)观察示范,学写生字1.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开火车轮读。落荒笛舞狂罚假互所够猜扬臂2.学生独立观察,了解生字的书写要领。3.请同学当小老师提醒大家在书写这些生字时需要注意什么,教师相机点拨。落: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要注意各部件的穿插与避让。荒:不要在“亡”上多写一个点。笛:下边是“由”,不是“田”。舞:一共14笔,课件展示笔顺,指名反复书空。4.教师示范“舞”“扬”“臂”。5.指导学生书写词语。(五)品味语言,想象画面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1)教师范读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听到了什么声音?①引导学生抓住“雷云在天上轰响”来想象画面。②播放雷电交作的图片和声音,直观感受“雷云在天上轰响”。③“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读到这一句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怎样的体会呢?④小结:在第1自然段中,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东风以人的特点。东风可以“走过荒野”,可以“吹着口笛”。这种写法多么形象生动啊!(2)指导朗读,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3)小结:刚才我们学习第1自然段时,运用了“抓重点词语,边读文边想象”的读书方法。我们抓住这些重点词语来想象,就能和作者心意相通,仿佛看到了作者眼中的栩栩如生的画面。2.学生运用学习第1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2、6自然段。(1)过渡:下面我们运用这种读书方法来学习第2、6自然段的内容。请同学们放声读这两个自然段,边读边在脑海里想象画面,可以用笔画一画能让你看到画面或听到声音的重点词语。(2)学生汇报第2自然段的学习成果。①课件出示: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②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一群一群”想象花很多,抓住“跳舞”“狂欢”来想象花随风摆动、特别开心的情景。③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3)学生汇报第6自然段的学习成果。①课件出示: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②指名汇报。预设1:“簌簌地响”仿佛让我们听到了树叶扇动的美妙声音,似乎是一曲美妙的音乐。预设2:“互相碰触”让我们想象到树枝在林中互相碰撞着,似乎在欢呼、在摇摆;“拍着大手”仿佛让我们看到黑云在翻滚,仿佛听到了那隆隆的雷声,像是雷云在为花们鼓掌。预设3:通过“冲”这个字,我仿佛看到了花很快地出来,像孩子一样着急出来。③过渡:同学们,你们看到的花好看吗?(引导学生抓住“紫的”“黄的”“白的”这几个词,看到花的五颜六色,非常鲜艳。)④指导朗读。下面请同学们用朗读的方式把这么美的画面展现出来。尤其是描写颜色的三个词,在读的时候要读得生动,语调要有高低变化。3.配乐朗读第1、2、6自然段。(六)激发想象,体会童真1.自由读第3~7自然段,找一找文中的孩子都产生了哪些想象,哪些想象比较有趣。2.学生汇报自己感兴趣的想象内容。预设:(1)文中的孩子想象了地下有花的学校,那些跑出来的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的学生。(2)他们也要做功课;他们要是放学以前出来玩,是要被老师罚站墙角的;他们也会放假,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3)想象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3.同学们,读着这些想象内容,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4.小结:多么奇妙的想象啊!想象时要大胆独特,想象时要联系生活。插上想象的翅膀,一定会让我们体会到更有趣的事情。5.指导朗读,感受想象的奇妙。(七)想象练笔,拓展阅读1.下面让我们展开想象,想象花们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想一想,先说什么,再说什么,然后用几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2.小练笔:“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请你照样子写一写。例如: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清风一吹,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蝴蝶一来,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一读自己所写的内容。4.推荐阅读《金色花》和《同情》。

  3、花的学校教学反思优点不足改进措施

  不足之处及改正措施:

  对学生的知识基础估计不充分,总以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谁知道三年级学生读泰戈尔的文章,难度较大,会产生许多新奇的问题,如:”他们的老师是谁”?"花孩子的妈妈是谁”但是我 在备课时,有些地方没有考虑到。以后在备课时,我一定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降低门槛,做好铺垫。

  《花的学校》选自泰戈尔的散文诗《新月集》,为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2018年秋季修订版)新选入的课文。

  4、《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在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时,我让学生充分读书,谈读书感受,充分来唤起学生的想象,以激发兴趣,从而达到保持学生注意力,以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例如对于大青树下小学的学生上课的情况,课文中并没有写具体,只写了他们动听的读书声,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我抓住这一空白点,让学生来说说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同学们上课读书时的情景。有的说:“他们读得很流利。”有的说:“他们读得津津有味。”有的说:“他们读的绘声绘色。”……又如在学习窗外十分安静一句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如果我们就是窗外的蝴蝶、小猴、小鸟、树枝,我们会怎样想呢?”这个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今天学生理解到位,朗读到位。开学第一课,难免会有遗憾,自我感觉在课堂上的语言还是显得不够精炼,问题不够明确。今后要细心斟酌、精心设计教案。这样,才能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快乐地学习!今天有部分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发言不够积极,我相信学生也会慢慢进入状态的!

  5、《花的学校》生字

  《花的学校》共要学习生字18个,其中要求会认的字5个,要求会写的字13个。1、生字。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荒、笛、罚、假、裳。要求会写的字有:落、荒、笛、舞、狂、罚、假、互、所、够、猜、扬、臂。2、会认的字读音、组词。荒,读音“huāng”,部首“艹”,上下结构,组词:荒凉、饥荒、逃荒、荒芜。笛,读音“dí”,部首“竹”,上下结构,组词:笛声、长笛、汽笛、笛子。罚,读音“fá”,部首“罒”,上下结构,组词:惩罚、处罚、体罚、罚站。假,读音“jiǎ”,部首“亻”,左中右结构,组词:放假、休假、度假、假设。裳,读音“shang”,部首“衣”,上下结构,组词:衣裳、霓裳、下裳、绣裳。3、会写的字读音、组词。落,读音“luò”,部首“艹”,上下结构,组词:落叶、落霞、降落、衰落。荒,读音“huāng”,部首“艹”,上下结构,组词:荒凉、荒芜、拾荒、灾荒。笛,读音“dí”,部首“竹”,上下结构,组词:汽笛、长笛、笛声、笛子。舞,读音“wǔ”,部首“夕”,上下结构,组词:舞会、歌舞、舞蹈、跳舞。狂,读音“kuáng”,部首“犭”,左右结构,组词:疯狂、狂乱、张狂、狂犬。罚,读音“fá”,部首“罒”,上下结构,组词:体罚、除法、惩罚、罚没。假,读音“jià”,部首“亻”,左中右结构,组词:放假、假日、节假、请假。互,读音“hù”,部首“一”,独体字,组词:互相、互换、互惠、互访。所,读音“suǒ”,部首“户”,左右结构,组词:所以、所长、会所、场所。够,读音“gòu”,部首“夕”,左右结构,组词:能够、不够、够本、够味。猜,读音“cāi”,部首“犭”,左右结构,组词:猜想、猜测、猜中、猜谜。扬,读音“yáng”,部首“扌”,左右结构,组词:表扬、扬起、飞扬、悠扬。臂,读音“bì”,部首“月”,上下结构,组词:手臂、臂膀、臂力、臂章。

  6、《花的学校》详细教案

  一、教材分析本文是选自泰戈尔《新月集》里的一首儿童散文诗。诗人以清新流畅的笔触,勾画出甜美纯净的儿童世界。诗人巧妙地从孩子的眼中叙述花们的活泼、可爱、美丽、向上。全诗充满了童真童趣,充满了丰富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语,边读文边想象,体会诗歌语言的形象、生动。通过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深入感受诗人想象的丰富奇妙。二、教学目标1.“落、荒”等13个生字,正确认读“荒、笛”等5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象,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想象能力。三、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四、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2.体会课文丰富细腻的想象。(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我们每天在学校中学习生活,享受着学校生活的快乐。花们也和你们一样有自己的学校,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学校”,去体验他们的学习生活。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课件出示作者的图片及简要资料,教师介绍作者。泰戈尔,印度诗人、哲学家。他出版过《飞鸟集》《园丁集》等五十多部诗集,曾于1913获诺贝尔文学奖。本文选自泰戈尔的散文诗集《新月集》。(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2.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提出疑问。3.自学本课的生字,读准生字读音,口头给生字组词。4.检查生字学习的情况。(1)课件出示下列词语,指名读。荒(huāng)野口笛(dí)罚(fá)站放假(jià)衣裳(shɑng)教师相机点拨:“假”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jià”,“裳”在“衣裳”中读轻声。(2)去拼音读一读。(3)说说自己是怎么预习这些生字的。预设:生1:“荒、笛”我是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的。生2:我家附近有一家店铺,名字是“霓裳”,所以我就记住“裳”的字形了。(4)多音字练习。课件出示:选一选。假:①jiǎ②jià真假()暑假()假()发假()日(5)理解“荒野”和“口笛”。①出示“荒野”的图片,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情景。②出示实物口笛,向学生介绍。会吹口笛的同学为大家吹一吹。(6)出示带有会写字的词语,开火车读。落下荒野口笛跳舞狂欢罚站放假互相一所能够猜出扬起双臂(三)再读质疑,感知大意1.再一次默读课文,看看自己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2.汇报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梳理。预设:花们的地下学校是什么样子的?花们的妈妈是谁?花们的老师是谁?……3.指名读文,思考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4.交流解疑。(1)把自己的想法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在小组交流中有不明白或有疑问的问题,准备在全班进行交流。(2)全班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解决部分问题。5.整体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1)出示填空,引导学生说一说。诗人以孩子的视角,想象到了:当______在天上轰响,__________落下的时候,__________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他们在______的学校里上学。雨一来,他们便______。他们的家在______。(横线上的内容依次是雷云、六月的阵雨、一群一群的花、地下、放假了、天上。)(2)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四)观察示范,学写生字1.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开火车轮读。落荒笛舞狂罚假互所够猜扬臂2.学生独立观察,了解生字的书写要领。3.请同学当小老师提醒大家在书写这些生字时需要注意什么,教师相机点拨。落: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要注意各部件的穿插与避让。荒:不要在“亡”上多写一个点。笛:下边是“由”,不是“田”。舞:一共14笔,课件展示笔顺,指名反复书空。4.教师示范“舞”“扬”“臂”。5.指导学生书写词语。(五)品味语言,想象画面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1)教师范读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听到了什么声音?①引导学生抓住“雷云在天上轰响”来想象画面。②播放雷电交作的图片和声音,直观感受“雷云在天上轰响”。③“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读到这一句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怎样的体会呢?④小结:在第1自然段中,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东风以人的特点。东风可以“走过荒野”,可以“吹着口笛”。这种写法多么形象生动啊!(2)指导朗读,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3)小结:刚才我们学习第1自然段时,运用了“抓重点词语,边读文边想象”的读书方法。我们抓住这些重点词语来想象,就能和作者心意相通,仿佛看到了作者眼中的栩栩如生的画面。2.学生运用学习第1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2、6自然段。(1)过渡:下面我们运用这种读书方法来学习第2、6自然段的内容。请同学们放声读这两个自然段,边读边在脑海里想象画面,可以用笔画一画能让你看到画面或听到声音的重点词语。(2)学生汇报第2自然段的学习成果。①课件出示: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②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一群一群”想象花很多,抓住“跳舞”“狂欢”来想象花随风摆动、特别开心的情景。③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3)学生汇报第6自然段的学习成果。①课件出示: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②指名汇报。预设1:“簌簌地响”仿佛让我们听到了树叶扇动的美妙声音,似乎是一曲美妙的音乐。预设2:“互相碰触”让我们想象到树枝在林中互相碰撞着,似乎在欢呼、在摇摆;“拍着大手”仿佛让我们看到黑云在翻滚,仿佛听到了那隆隆的雷声,像是雷云在为花们鼓掌。预设3:通过“冲”这个字,我仿佛看到了花很快地出来,像孩子一样着急出来。③过渡:同学们,你们看到的花好看吗?(引导学生抓住“紫的”“黄的”“白的”这几个词,看到花的五颜六色,非常鲜艳。)④指导朗读。下面请同学们用朗读的方式把这么美的画面展现出来。尤其是描写颜色的三个词,在读的时候要读得生动,语调要有高低变化。3.配乐朗读第1、2、6自然段。(六)激发想象,体会童真1.自由读第3~7自然段,找一找文中的孩子都产生了哪些想象,哪些想象比较有趣。2.学生汇报自己感兴趣的想象内容。预设:(1)文中的孩子想象了地下有花的学校,那些跑出来的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的学生。(2)他们也要做功课;他们要是放学以前出来玩,是要被老师罚站墙角的;他们也会放假,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3)想象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3.同学们,读着这些想象内容,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4.小结:多么奇妙的想象啊!想象时要大胆独特,想象时要联系生活。插上想象的翅膀,一定会让我们体会到更有趣的事情。5.指导朗读,感受想象的奇妙。(七)想象练笔,拓展阅读1.下面让我们展开想象,想象花们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想一想,先说什么,再说什么,然后用几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2.小练笔:“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请你照样子写一写。例如: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清风一吹,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蝴蝶一来,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一读自己所写的内容。4.推荐阅读《金色花》和《同情》。

  7、三年级语文《花的学校》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草地上跳舞、狂欢。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它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它们站墙角的。雨一来,它们便放假了。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8、花的学校的教学设计

  《花的学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文的2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2、通过诵读课文,展开想象,感悟、积累语言;感受花孩子的活泼、调皮;想想花的学校释什么样子的,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3、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想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灵性、童真童趣。

  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生对花的学校的了解,对诗句意思的理解。

  教学准备:

  有关泰戈尔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联想感知,激趣引入:

  1、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2、你们可知道某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今天学习第十课《花的学校》,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标出小结,质疑。

  2、听课文朗读录音,认真听生字的发音。

  3、检查生字学习的情况。

  4、学习词语库中的词语。

  三、再读课文:

  1、同桌合作读文。

  2、汇报朗读,点评。

  3、全班齐读,熟悉课文。

  四、学写生字:

  1、出示今天要写的8个生字,观察每个字的特征。

  2、指导几个字要注意的地方。

  “润”字里面没有点;

  “罚”下面一个言字旁,一个立刀旁;

  “互”的不顺要注意。

  3、认真书写,强调书写的姿势。

  4、评价书写情况,展示作业。

  五、课堂小结:

  你读了话的学校这一课,有什么感受呢?

  六、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画一幅花的学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本课生字。

  2、检查朗读课文的情况。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分大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由回答,说话练习:

  什么时候,花孩子会从无人知道的地方跑出来呢?花孩子又是什么样子呢?

  3、你在学校里最开心、最快乐是什么时候?

  讨论交流,进行说话练习。

  4、说说花孩子的妈妈是谁?

  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展示绘画,指导朗读:

  1、请同学们把上节课布置大家画的花的学校展示出来。

  介绍自己想象中的“花的学校”。

  2、点评学生绘画。选择一段配画朗读。

  3、指导背诵第一小节。

  四、介绍作者,推荐阅读:

  1、介绍作者泰戈尔。

  自由阅读信息窗的内容。

  2、推荐阅读《泰戈尔作品集》。

  五、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有美而富有童趣,作者从花的身上产生了丰富的想象,我们以后也可以运用拟人的手法来写植物,相信大家也会写得很有趣。

  六、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第一小节。

  2、把学生画的花的学校在教室的墙壁上展出。

  3、课后阅读泰戈尔的作品。

  9、巨人的花园教学反思简短

  1、读了《巨人的花园》,我受益匪浅。它让我经历了一次爱的教育的洗礼。

  2、《巨人的花园》讲述的是:有一个巨人,他有一座漂亮的花园。巨人有一次出门旅行去了很久了,孩子们就在这花园里快乐的玩耍。巨人回来了,见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就把孩子们都赶出去了。巨人的花园本来是阳光灿烂,可是孩子一走,花园里立刻变成了冬天。每次孩子们跑来玩,巨人就把他们赶走,花园里又变成了冬天。最后,在一位小男孩的帮助下,他终于醒悟了:是自己这颗任性冷酷的心赶走了春天;快乐要和大家一起分享,才会感到无比幸福。

  3、故事虽简短却寓意深刻,让我不禁想起了自己。记得大年初二那天,我和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电视,突然,弟弟不知从哪拿出了我的芭比娃娃玩,那可是爸爸送给我的生日礼物,我平时都舍不得玩。我生怕弟弟弄坏,就从弟弟手中一把抢了过来,弟弟立马号啕大哭起来。妈妈闻声赶来,苦口婆心地开导我。可我把她的话当耳边风,一句也没听进,还跟妈妈赌气,一天都没吃东西。现在想来真是后悔不已!

  10、花瓣飘香教学反思

  《花辦飘香》教学反思

  本次我参加校级“生本智慧”课堂教学评比的内容是《花瓣飘香》第一课时。 本文主要讲述一个小女孩摘花瓣送给生病的母亲的故事,表达浓浓的亲子之爱。文章以对话为主,学生朗读起来难度不大,因为亲情是大家最熟悉又是最有切身体会的,所以能较好地体会文中的情感。

  既然是第一课时,疏通字词、通读课文是必须的,另外再讲开头两段,尤其是第二段的动词,要让学生体会用词准确的重要性。大概框架出来后,我就琢磨着怎么出点亮点,毕竟是赛课。思来想去,标题给了我灵感,既然是“花瓣飘香”,何不带束花进课堂,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伴着花香来学习课文,而且文中第二段里有摘花情景的描写,何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表演中真切感受到这些动词使用的准确性以及包含的情感。遗憾的是,转了一大圈也没买到文中的月季花,只好买了和它同属一科的红艳艳的玫瑰来替代。虽然花不尽相同,但是并不影响上课,学生们看到鲜花果真心情都更好了,表现也更积极了,课堂很轻松,尤其是上来表演小女孩摘花的情景课堂氛围更是达到了高潮。有了实物道具,他们能真切地感受到花的美、香以及娇嫩,所以摘时自然要小心呵护。除此之外,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用词准确的重要性,我还进行换词比较等,比如把“俯'换成“站”,把“摘换成“拔”,把“跑”换成“走”,再去掉“小心”等修饰语,一对比,他们就感觉到明显的差距,有的学生说改掉几个字后,感觉这是个粗鲁的小女孩,根本体现不出她对花的爱护和对妈妈的爱等等,所以一字之差可能表达的情感也相距甚远,相信明白这一点对他们以后的写作会有帮助。除此之外,本课我采用随文识字的方式,正好"摘、捧、俯"这三个动词又都是生字,都在第二段,所以教学时先写再品析,很自然。

  11、驿路梨花教学反思

  语文新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

  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可见语文在九年义务教育

  中所占的份量是不轻的。可是,学生普遍不重视语文的学习,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究其原因:除了

  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课堂上老师能否准确、有效的引导起决定作用。

  在对《驿路梨花》这篇文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后,并且就这节课来说,就“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

  文的兴趣”有了一点反思:

  一、进行精心的课堂架构

  这篇文章是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展开的,是要表现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不

  断传递的动人情景,热情歌颂人民群众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从这个认识出发,我把课文的教学思路

  设计为四个板块,分别为情节、赏析、背景和理解四个板块,所以整个教学过程紧紧围绕这一主线展

  开进行。

  二、情节板块

  三、赏析板块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并且让学生在

  合作探究中,掌握答题的技巧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四、思考和背景板块

  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更能加深对那个时代的了解和课文主题的挖掘。从而让雷锋

  精神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如何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呢?结合新课改理念,我认为应从学生需要出发,从他们感

  兴趣的问题入手,才会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为此上课前我们应深刻的思考、分析他们的兴趣所在,

  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当然,所有这些要以熟读课文为基础,而且要调

  动学生饶有兴趣地读,让学生读得有滋有味。另外,课上还要注意随时调整教学活动,力争使每个学

  生都有所得,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达到学生乐于学的目的。

  12、芦花鞋教学反思

  《芦花鞋》教学反思

  《芦花鞋》节选自曹文轩的小说《青铜葵花》。节选部分通过一系列的描写,写出了青铜一家是怎样面对生活中的苦难的。尤其是青铜这个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让我们在感动之余,想到自己应该珍惜幸福生活,想到应该力所能及的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我这样理解文本,也这样带孩子理解文本。

  1.教学效果(思效)。

  合理利用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有利于人们对所思考的问题进行系统地描述、分析、思考, 有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思维导图可以围绕“人物”“心理”“事件”“情节”等来自主绘制,例如在《青铜葵花》教学中就运用了“人物、事件”这两个方向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来探讨人性美。重点探讨青铜的性格特点——青铜:善良、勇敢、执著、倔强。后来,我用“从________这件事,可以看出青铜__________的特点”,引导孩子对青铜这个人物进行评价。虽然孩子的思维导图绘制得不是很理想,但基本也表示出了他们对人物的理解,我认为孩子们是成功的。

  2.教学收获(思得)。

  要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语文教学不能千篇一律,首先每个单元有每个单元的特点,即使是一个单元,每篇课文和每篇课文也各具特色,所以教学的方法也不能千篇一律。因此,我们备课时要研读课标,吃透教材,抓住重难点,关注小细节,尽量用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展开教学,这样的新鲜感会让孩子们兴趣十足,从而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让孩子们情绪高涨,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这就是老师最大的成功。

  3.不足之处(思失)。

  本文篇幅太长,孩子读书的时间还是不够充足,没有充分地理解文本,导致个别学生做不出思维导图。孩子们默读的速度还是跟不上,大脑的思考跟不上眼睛的旅行,即使囫囵吞枣读多少遍也是无济于事的。这与我平时对孩子的默读要求有很大关系,当然与孩子们平时的阅读量也有很大关系。我们还是动员家长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得多了,速度自然就能跟上,大脑也变得更加灵活。另外,对学困生关注不多。不能放弃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即使孩子不在状态,也要想方设法将他拉回课堂。

  4.改进措施(思改)。

  让学生课前预习课文,以便课堂上能够提升阅读速度,更充分地理解课文。课上提示默读要求,训练孩子的默读能力。关注学困生,适当提问一些符合其理解水平的问题,将其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

  13、驿路梨花二三事教学反思

  “难忘故乡,梨花又开放……”这是我喜欢的旋律,也是我为《驿路梨花》这篇课文设计的导入。

  毫无疑问《驿路梨花》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小说,美文就要美教。因此,在时隔一年以后再次执教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依然固执的决定用《梨花又开放》这首旋优美,听之似有梨花盛放于眼前的歌曲去导入。事实证明,尽管在刚刚经历了40分钟跑操,学生们累瘫在课桌上,课堂几欲睡去的时候,这首歌仍营造了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唤醒了学生们的耳朵和兴趣。也再次让我看到了好音乐的力量。

  因此,我反思自己的课堂导入环节,创设氛围,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做到了。

  本文是第四单元第二课,同样要落实本单元学习“略读”的教学任务。因此,在备课时,我以小说的三要素为出发点,设置了“知情节,寻找梨花——析景物,领悟梨花——明主题,学习梨花”三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设置大问题“谁是小茅屋的主人?”来引导学生读文思考。让学生找到小说设置的两次误会三个悬念,了解故事情节的同时,对学生们的写作顺势指导,“文似看山不喜平”巧设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二环节,分析本文的景物描写,用大问题“‘梨花’美吗?美在哪里?”来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白,梨花很美,不仅是自然界中的梨花,还有梨花姑娘,梨花精神。领悟梨花精神——雷锋精神。

  第三环节,探索文章的主题。用“怎样理解文章题目‘驿路梨花’?”来引导学生,探索本文的主题“驿路梨花处处开,雷锋精神代代传”。同时学“一语双关”的写法。

  最后设置一个作业,以课后探究题:你如何看待“公德”?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设计基本确定,那么如何实现美教呢?用一首很美的歌曲导入是其一,之后我还重点设计了美读。美读落脚于文章中的四处景物描写,用多媒体图片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读,带着想像去读,带着清高速度,读出梨花的美。除此之外,板书设计,我以一朵梨花呈现,既有小说中的人物,又有文章主题——雷锋精神,他们共同汇聚成一朵美丽的梨花,绽放在黑板上。

  对比两次执教经历,有对前一次教学设计中一些不当做法的摒弃,也有对前一次执教优点的继承。可见,再差的课,也有值得去学习的东西,再好的课,也有需要去舍弃的东西。这就是学习,既不全盘否定,也不通篇继承。就如中国太极阴阳图,黑中有白,白中有黑,没有绝对的白,也没有绝对的黑。

  14、花的学校教学目标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选自泰戈尔《新月集》里的一首儿童散文诗。诗人以清新流畅的笔触,勾画出甜美纯净的儿童世界。诗人巧妙地从孩子的眼中叙述花们的活泼、可爱、美丽、向上。全诗充满了童真童趣,充满了丰富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语,边读文边想象,体会诗歌语言的形象、生动。通过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深入感受诗人想象的丰富奇妙。

  二、教学目标

  1.“落、荒”等13个生字,正确认读“荒、笛”等5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象,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

  2.体会课文丰富细腻的想象。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每天在学校中学习生活,享受着学校生活的快乐。花们也和你们一样有

  自己的学校,让我们一起走进“花的学校”,去体验他们的学习生活。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课件出示作者的图片及简要资料,教师介绍作者。

  泰戈尔,印度诗人、哲学家。他出版过《飞鸟集》《园丁集》等五十多部诗集,曾于1913

  获诺贝尔文学奖。本文选自泰戈尔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提出疑问。

  3.自学本课的生字,读准生字读音,口头给生字组词。

  4.检查生字学习的情况。

  (1)课件出示下列词语,指名读。

  荒(huāng)野口笛(dí)罚(fá)站放假(jià)衣裳(shɑng)

  教师相机点拨:“假”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jià”,“裳”在“衣裳”中读轻声。

  (2)去拼音读一读。

  (3)说说自己是怎么预习这些生字的。

  预设:生1:“荒、笛”我是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的。

  生2:我家附近有一家店铺,名字是“霓裳”,所以我就记住“裳”的字形了。

  (4)多音字练习。课件出示:选一选。

  假:①jiǎ②jià 真假()暑假() 假()发假()日

  (5)理解“荒野”和“口笛”。

  ①出示“荒野”的图片,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情景。

  ②出示实物口笛,向学生介绍。会吹口笛的同学为大家吹一吹。

  (6)出示带有会写字的词语,开火车读。

  落下 荒野 口笛 跳舞 狂欢 罚站 放假 互相 一所 能够 猜出 扬起 双臂

  (三)再读质疑,感知大意

  1.再一次默读课文,看看自己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2.汇报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梳理。

  预设:花们的地下学校是什么样子的?

  花们的妈妈是谁?

  花们的老师是谁?……

  3.指名读文,思考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4.交流解疑。

  (1)把自己的想法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在小组交流中有不明白或有疑问的问题,准备

  在全班进行交流。

  (2)全班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解决部分问题。

  5.整体朗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1)出示填空,引导学生说一说。

  诗人以孩子的视角,想象到了:当______在天上轰响,__________落下的时候,__________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他们在______的学校里上学。雨一来,他们便______。他们的家在______。(横线上的内容依次是雷云、六月的阵雨、一群一群的花、地下、放假了、天上。)

  (2)引导学生朗读课文。

  (四)观察示范,学写生字

  1.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开火车轮读。

  落 荒 笛 舞 狂 罚 假 互 所 够 猜 扬 臂

  2.学生独立观察,了解生字的书写要领。

  3.请同学当小老师提醒大家在书写这些生字时需要注意什么,教师相机点拨。

  落: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要注意各部件的穿插与避让。

  荒:不要在“亡”上多写一个点。

  笛:下边是“由”,不是“田”。

  舞:一共14笔,课件展示笔顺,指名反复书空。

  4.教师示范“舞”“扬”“臂”。

  5.指导学生书写词语。

  (五)品味语言,想象画面

  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

  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1)教师范读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听到了什么声音?

  ①引导学生抓住“雷云在天上轰响”来想象画面。

  ②播放雷电交作的图片和声音,直观感受“雷云在天上轰响”。

  ③“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读到这一句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有怎样的体会呢?

  ④小结:在第1自然段中,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东风以人的特点。东风可

  以“走过荒野”,可以“吹着口笛”。这种写法多么形象生动啊!

  (2)指导朗读,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3)小结:刚才我们学习第1自然段时,运用了“抓重点词语,边读文边想象”的读书

  方法。我们抓住这些重点词语来想象,就能和作者心意相通,仿佛看到了作者眼中的栩栩如

  生的画面。

  2.学生运用学习第1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2、6自然段。

  (1)过渡:下面我们运用这种读书方法来学习第2、6自然段的内容。请同学们放声读

  这两个自然段,边读边在脑海里想象画面,可以用笔画一画能让你看到画面或听到声音的重

  点词语。

  (2)学生汇报第2自然段的学习成果。

  ①课件出示: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②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一群一群”想象花很多,抓住“跳舞”“狂欢”来想

  象花随风摆动、特别开心的情景。

  ③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

  (3)学生汇报第6自然段的学习成果。

  ①课件出示: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

  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②指名汇报。

  预设1:“簌簌地响”仿佛让我们听到了树叶扇动的美妙声音,似乎是一曲美妙的音乐。

  预设2:“互相碰触”让我们想象到树枝在林中互相碰撞着,似乎在欢呼、在摇摆;“拍

  着大手”仿佛让我们看到黑云在翻滚,仿佛听到了那隆隆的雷声,像是雷云在为花们鼓掌。

  预设3:通过“冲”这个字,我仿佛看到了花很快地出来,像孩子一样着急出来。

  ③过渡:同学们,你们看到的花好看吗?(引导学生抓住“紫的”“黄的”“白的”这

  几个词,看到花的五颜六色,非常鲜艳。)

  ④指导朗读。

  下面请同学们用朗读的方式把这么美的画面展现出来。尤其是描写颜色的三个词,在读

  的时候要读得生动,语调要有高低变化。

  3.配乐朗读第1、2、6自然段。

  (六)激发想象,体会童真

  1.自由读第3~7自然段,找一找文中的孩子都产生了哪些想象,哪些想象比较有趣。

  2.学生汇报自己感兴趣的想象内容。

  预设:

  (1)文中的孩子想象了地下有花的学校,那些跑出来的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的学

  生。

  (2)他们也要做功课;他们要是放学以前出来玩,是要被老师罚站墙角的;他们也会放

  假,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3)想象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3.同学们,读着这些想象内容,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4.小结:多么奇妙的想象啊!想象时要大胆独特,想象时要联系生活。插上想象的翅膀,

  一定会让我们体会到更有趣的事情。

  5.指导朗读,感受想象的奇妙。

  (七)想象练笔,拓展阅读

  1.下面让我们展开想象,想象花们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想一想,先说什么,再说什

  么,然后用几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2.小练笔:“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请你照样子写一写。

  例如: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清风一吹,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蝴蝶一来,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一读自己所写的内容。

  4.推荐阅读《金色花》和《同情》。

  15、花的学校教学过程

  一、教材解读

  (一)人文主题及教学策略

  《花的学校》通过用一幅幅画面展现了儿童新奇的思维世界。在儿童眼中,雨后绽放的多彩之花,成为了地下学校的孩子。通过展开想象、抓关键词句、反复朗读体会语言的新鲜感和母子情深。

  (二)语文教学内容及策略

  1.识字、写字板块

  (1)识字

  字音方面:重点是本册书第一个多音字的引导学习。例如:“假”。可依据意思在具体语境中加以区分

  字形方面:依据结构归类识字。本课认读字除了“假”,都是上下结构的字。

  字义方面:借助工具书讲练结合识记“罚”,借助图片字理理解“笛”。

  (2)写字

  本课13个要求会写的生字,重点是归类观察,重点写好“草字头、月字底和舞字中间四竖等距并向中心聚拢”。独体字1个,为“互”。左右结构6个,为“狂、假、所、够、猜、扬”。其余字为上下结构的字。“所、够”左右同宽,“舞、臂”上下同高。“舞”上半部分最后一横最长,上半部分中间四笔竖等距并向中心聚拢。“臂”上半部分略偏,长撇盖下,整个所有横画平行。

  2.阅读理解板块

  (1)表达特点分析

  ①文本特点分析

  《花的学校》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歌的优美特点。

  ②语言特点分析

  文中按照一定的顺序叙述。首先描写了下雨时花孩子们在草地上舞动的情景。接着想象关上门做功课的花孩子们的情景,雨是放假的铃声。最后描写花孩子学们着急赶回家,拥抱妈妈的画面。课文中想象丰富,并有大量“有新鲜感”的词句,适合同学们在课文学习中朗读、学习、积累和运用。

  (2)课后习题分析

  ①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能力导向:联系文章和生活整体感知、提取信息。

  通过抓住“一群一群”“突然”“跑”“”跳舞“狂欢”等词,体会作者用拟人句子的方式突出花儿多、开得快、生机勃勃的特点。训练有感情的朗读。前半句读出欢快的语气,后半部分读出急切的语气。

  教学策略与方式:抓关键词,以读促悟,情感朗读指导。

  答案要点:我通过抓关键词“一群一群”体会出花儿很多,我要把花儿多的特点读出来。其他关键词同上例。

  ②读课文的时候,你注意到下面加点的部分了吗?

  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能力导向:提取信息、形成解释。

  教学策略与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拟人的表达方法,顺势而导。想想画面,以读促悟。第一句加点部分写出了东风的文荣,欢迎花儿们的到来。第二句加点部分写出了风很大、雷很响。

  答案要点:我通过“吹着口哨”一词体会出风很柔和,我想去吹吹风,花儿们也想吹吹风,我要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其他关键词同上例。

  ③“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请你照样子写一写,如,“清风一吹,他们……” “蝴蝶一来,他们……”

  能力导向:形成解释、实际运用。

  教学策略与方式:问什么答什么。引导孩子们发现美、表达美。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乐于表达。

  答案举例。我喜欢这样的表达。这个句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下雨后花儿们能吸收足够的营养绽放最美的花朵。我也想试着写一写。“清风一吹,他们就睁开了双眼。”“蝴蝶一来,他们便跳起了舞蹈。”

  3.积累、表达板块

  (1)积累部分

  文中语言生动形象,便于积累。如:“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等优美的语言。

  词语可以引导学生归类积累。一是用词语描述画面:如“阵雨、荒野、绿草、跳舞、狂欢”,二是创设情境积累“狂风、急急忙忙、双臂”等

  (2)表达部分

  课后练习题目可以引导学生规范语言表达。例如:

  第1题的参照语言表达范式:我通过抓关键词体会出花儿,我要把的特点读出来。

  第2题的参照语言表达范式:我通过一词体会出,我想去,花儿们也想,我要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第3题的参照语言表达:我喜欢这样的表达。我也要试着说一说:“清风一吹,他们。”

  4.综合学习板块

  整理课上10几位同学课后第3题的语句小练笔,把他们排列在一起,变成一首美丽的散文诗吧,再为它起一个美丽的题目。

声明: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