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放大镜》反思怎么写?放大镜教案及反思
大班教案《放大镜》反思怎么写?放大镜教案及反思。大班科学活动《放大镜》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知道放大镜是凸透镜,能说出生活中一些与凸透镜原理有关的物品,通过和平面镜比较,初次玩,感知放大镜的神奇,利用焦点燃烧纸板、纸片,使幼儿体验科学无处不在,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究的兴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放大镜》含反思吧。
1、大班教案《放大镜》反思
活动目标:
1.观察、比较,想象常见物体在放大镜下奇妙的视觉效果。
2.尝试使用放大镜进行细致的观察。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1.幼儿有正确使用放大镜的经验。
2.每人一份观察用的图片。
3.欣赏用的PPT。
活动过程:
一、观察和猜想
关键提问:
1.看,想象一下,这像什么?
它是一种动物所拥有的,猜想一下,可能是谁拥有的呢?
【设计意图:先观察然后想象,想象不仅能够促进幼儿再次观察,而且能够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到放大镜下物体的奇妙视觉效果。】
总结要素:
*教师肯定幼儿的想象,如:这像某某,某某很漂亮,它是蝴蝶的翅膀。
*引出产生奇妙视觉效果的工具:放大镜。如:这是高倍放大镜,它能放大蝴蝶美丽的翅膀,让人看得更清晰。
关键提问:
2.听,这是谁的声音?(先放一段鸟鸣声)
想象一下,小鸟的羽毛在高倍放大镜下会是怎样的呢?
【设计意图:设计先听后想象有两个作用:其一,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多种感官的运用;其二,幼儿这一次的想象基于上一次奇妙视觉效果,幼儿会更加期待看到放大后的效果,对放大镜放大物体后的现象有更深的印象。】
总结要素:
*再次引出放大镜。如:小鸟的羽毛在高倍放大镜下看上去轻轻的、柔柔的,像某某,像某某。
二、想象和比较
关键提问:
1.再看看,这像什么?
【设计意图:比较,让观察更具有目的性。随着环节的展开,幼儿的观察从无意观察慢慢向有目的的观察前行,当然,比较也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到了放大镜带来的奇妙感受。】
辅助猜谜语:不是冰块,不是宝石,味道很甜,不酸不成,蚂蚁爱吃,我也喜欢。
2.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白砂糖,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总结要素:
*肯定并归纳幼儿在比较中的发现。
*出示放大镜,简单介绍:这就是能让物品看起来变得清晰的放大镜。使用放大镜的时候,不用太靠近眼晴,也不用太靠近物品,只要对准物品,调整最佳距离就行了。
【设计意图:在前面奇妙视觉感受的铺垫下,出示放大镜,让幼儿对使用放大镜产生期待,并且通过语言帮助幼儿再现正确使用放大镜的方法。为后续使用做准备。】
3.接下去展示的图片和我们的身体有关,仔细观察,再认真找找,它放大了我们身上的哪一部分?(给每位幼儿发一个放大镜,同时出示两张图片)
【设计意图:这个部分承上启下。既延续了上个环节的想象、猜想和比较,又让幼儿在期待中拿着放大镜观察。】
辅助提问:
*找到了吗?观察一下,再比比图片。
*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使用放大镜的方法是否正确,及时指导。
总结要素:
*(出示照片)出示舌头的全貌,总结幼儿的发现。如:舌头上的小泡泡能帮我们分辨酸甜苦辣。
*了解和肯定幼儿使用放大镜后的发现:用了放大镜,你有什么发现?(幼儿:看得晕晕的,放得好大等)
三、使用放大镜
关键提问:
1.请你用放大镜看一看,图片上是谁?能学做一下1号的动作吗?2号的方向是怎么样的?4号手里拿着什么?(让幼儿的观察有非常具体明确的目的,让幼儿倾听,尝试带着目的去观察。)
【设计意图:引导幼儿从无目的观察到借助放大镜,通过倾听,尝试带着目的去观察,进一步积累有意观察的经验。】
2.操作
观察要素:
*幼儿使用放大镜的方法。
*鼓励专注观察的幼儿。
3.讨论
*谁愿意回答第一个问题?请上台。
*2号的方向是怎么样的?大家用手势回答!
*4号手里拿着什么?一起回答——放大镜。
【设计意图:通过点击电脑上的放大功能,验证幼儿的观察,这也是对幼儿的观察行为的一种肯定和鼓励。】
四、拓展和延伸
孩子们,请看——放大镜放大东西后,也会有丑丑的感觉。这是一个引起世界轰动的科学实验,日本的江本胜博士做了这样的实验,当人们对着水,说难听和凶狠的粗话,在比放大镜更清晰的显微镜下,水分子形成了丑陋的结晶。请看——
【设计意图:尝试把科学探究和真善美链接,并且拓展放大镜的另一个种类——显微镜。】
当对着水表达不同的爱和感谢时,水结晶就会显得美丽异常。
五、结束
孩子们,我们也来做放大镜,把微笑和友好传给一个人、两个人、传给全班,原本小小的微笑和爱就会越放越大,世界也会越来越美好。(播放图片的同时插入音乐)
活动反思:
活动让幼儿通过观察、了解放大镜与我们生活的关系,结合生活经验,感受人们是如何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放大镜来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的,激发幼儿继续关注生活中各种小工具的欲望。
2、大班教案《放大镜》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和平面镜比较,初次玩,感知放大镜的神奇。
2、知道放大镜是凸透镜,能说出生活中一些与凸透镜原理有关的物品。
3、利用焦点燃烧纸板、纸片,使幼儿体验科学无处不在,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究的兴趣。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人手一个放大镜,一面小镜子。若干纸片、纸板。手电筒一个。
活动过程:
一、请小朋友把你们带的小镜子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二、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玩的东西(出示)认识吗?叫什么?(放大镜)
1、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然后说一说和平面镜对比后你有什么发现?
2、再到自己、伙伴的身上,周围的物体上用放大镜观察一下,说说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师小结:"摸起来镜面是突出来的,当你仔细看放大镜上的你的时候变成了哈哈镜;而当你把镜子拿到一定距离的时候,再仔细看镜子里的你时发现和本人很清楚。"
3、师:" 当你把放大镜远距离对准报纸看字的时候 ,说说看,你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用放大镜看物体,离物体不能太远;否则,从放大镜上看的物体会变得更小。其实,放大镜是一面凸透镜。"
三、师:"请小朋友说说在生活中,利用凸透镜原理制成的像放大镜这样的物品都有哪些?(显微镜、老花镜、照相机、猫眼、投影仪、汽车前后尾灯等)
四、小朋友猜猜看,老师把手电筒灯光对准放大镜后,后面的报纸上会出现什么?(老师启发引导幼儿说。)时间长了,那个亮点又会有什么变化?你们想试一试吗?没有手电筒,我们就利用太阳光来照,看看你的报纸会发生什么变化,然后告诉老师。
幼儿实验,老师指导。
五、师:"这个亮点就是凸透镜在光源的照射下形成的焦点,等你们上了初中学了物理知识以后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小朋友记住,无论到哪里,千万不能像今天这样拿着放大镜对准光随便照哪个物体,以免发生火灾。"
六、活动结束,整理物品回教室。
活动反思:
放大镜是六年级《微小世界》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对放大镜并不陌生,从三年级起放大镜就伴随着孩子们的科学学习。但是他们对人类发明放大镜的意义,以及放大镜的结构和功能不一定很了解。本课鼓励学生在带着新的问题用放大镜进行观察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
对于已经很熟悉的观察工具来说,怎样引导学生进一步地认识放大镜的相关知识,本单元安排了8课时的内容。这8个单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放大镜下的发现。二是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要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效率,合理安排教学流程很重要。我对这课是这样设计的:活动一、让学生说说对放大镜已有的认识;活动二、先用肉眼观察宣纸、作业纸、撕开的报纸,再用放大镜观察刚才没有发现的;活动三、怎样制造一个放大镜。学生都知道放大镜有放大的作用和聚焦的作用,但究竟使用了放大镜和用肉眼有什么区别,在学生活动后大家都有体会:放大镜观察得更细、更清晰。对比过玻璃和放大镜学生发现放大镜比较厚,并且凸出来,那究竟是放大镜厚起到放大的作用还是凸起来起到放大的作用,放手让学生来讨论,想方法来使玻璃有放大作用。学生说倒水,让学生做实验后发现:水倒多了扩散开来起不到放大作用,反而仅滴一滴水就能起到放大作用。经过这样的讨论、实验、分析,学生对放大镜是凸透镜,有放大作用便有了深刻认识。
3、大班教案《放大镜》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和平面镜比较,初次玩,感知放大镜的神奇。
2、知道放大镜是凸透镜,能说出生活中一些与凸透镜原理有关的物品。
3、利用焦点燃烧纸板、纸片,使幼儿体验科学无处不在,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究的兴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人手一个放大镜,一面小镜子。若干纸片、纸板。手电筒一个。
活动过程:
一、请小朋友把你们带的小镜子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二、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玩的东西(出示)认识吗?叫什么?(放大镜)
1、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然后说一说和平面镜对比后你有什么发现?
2、再到自己、伙伴的身上,周围的物体上用放大镜观察一下,说说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师小结:"摸起来镜面是突出来的,当你仔细看放大镜上的你的时候变成了哈哈镜;而当你把镜子拿到一定距离的时候,再仔细看镜子里的你时发现和本人很清楚。"
3、师:" 当你把放大镜远距离对准报纸看字的时候 ,说说看,你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用放大镜看物体,离物体不能太远;否则,从放大镜上看的物体会变得更小。其实,放大镜是一面凸透镜。"
三、师:"请小朋友说说在生活中,利用凸透镜原理制成的像放大镜这样的物品都有哪些?(显微镜、老花镜、照相机、猫眼、投影仪、汽车前后尾灯等)
四、小朋友猜猜看,老师把手电筒灯光对准放大镜后,后面的报纸上会出现什么?(老师启发引导幼儿说。)时间长了,那个亮点又会有什么变化?你们想试一试吗?没有手电筒,我们就利用太阳光来照,看看你的报纸会发生什么变化,然后告诉老师。
幼儿实验,老师指导。
五、师:"这个亮点就是凸透镜在光源的照射下形成的焦点,等你们上了初中学了物理知识以后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小朋友记住,无论到哪里,千万不能像今天这样拿着放大镜对准光随便照哪个物体,以免发生火灾。"
六、活动结束,整理物品回教室。
活动反思:
活动让幼儿通过观察、了解放大镜与我们生活的关系,结合生活经验,感受人们是如何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放大镜来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的,激发幼儿继续关注生活中各种小工具的欲望。
4、大班美术活动教案:《蛇》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够自己独立完成折纸蛇的创作。
2.能够初步看懂蛇的折纸步骤图,并且尝试自己探索折叠。
3.在蛇的折纸探索和折叠中体验折纸的乐趣。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的彩色纸。
2.步骤图,范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我们来猜一个谜语“细细长长一根绳,绳上长着两眼睛,大人小孩都害怕,时常出现草丛中。”是什么?你见过蛇吗?他是长什么样子的?(师总结)今天呀,我们就来折一折蛇。
二、展开
1.幼儿自由探索:
(1)出示图谱:你在图谱上看到了什么,哪些步骤你能看懂?
(2)请幼儿来进行示范。
(3)幼儿自行操作。
(4)集体讲解:
你在哪里遇到了困难?谁能来帮助他?还有哪些地方你觉得比较难呀?
2.老师示范
(1)出示师地范图,这是我这好的蛇,你想知道我是怎么折叠的吗?
(2)看图谱进行讲解:
①将正方形纸角对角折成三角形并打开有折横。
②将两边折向对角线变成“冰激凌”。
③两边继续向对角线折变成更小的冰激凌。
④另一头也折向对角线变成菱形。
⑤把菱形对折变成三角形。
⑥把三角形随意曲折变成蛇的身体。
⑦把一端向下折变成蛇的头。
(3)在讲解的时候在次将幼儿探索出来的问题进行重点解决。
3.幼儿再次尝试独立折叠
三、作品展示讲评
1.小组进行自己讲评。有组长符合评选出最佳作品和奖项。
2.师总体奖评。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选择的蛇对于幼儿来说其实第有一定难度的,幼儿卖肉女五积极探索的欲望还是很高的。但在本次活动我还尊在这许多的问题,经过评课活动,我也明白了原来折纸活动并不好上,首先在目标上应该再把目标定的细化一点,把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定在目标里,在指定一个有意义的感情目标,比如说让幼儿目标蛇是一种有益的动物,我们要去保护它!在活动过程中,我可以设计一个情景,比如说蛇吃老鼠,来激起幼儿的兴趣,在教案的设计过程中前面幼儿会步骤只需稍微提一下,但是重难点的部分需要在细化一点,让幼儿明白蛇的形状,是弯弯曲曲的,让幼儿学会往上折往下折,在步骤图上,我应该把简单的步骤画在一张纸上,难的步骤要画的大一些,让幼儿一眼就看明白!这样在重难点的突破上就会容易很多了。
5、大班主题活动教案:《寻找春天》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自己先画一副春天的图画。然后让幼儿在图画上寻找属于春天的东西。最后带领幼儿到大自然寻找属于春天的实物。让幼儿每人画一副属于春天的画。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认识大自然,分清四季。
2.让他们知道春天是怎样的。
3.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
4.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重点、难点
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在郊外注意安全问题。
活动准备
图画,春天的实物。
活动过程
首先先让孩子们把图画上的所有东西认识一下,让后让幼儿告诉老师春天和冬天比较有什么变化,穿什么衣服等。最后让孩子们大自然中寻找实物。
教学反思
活动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活动内容、教学理论、幼儿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⑴对幼儿发展的反思,例如,是否被理解、尊重、接纳?是否有适度的自由空间?是否能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发展?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例如,是否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是否能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线索?能否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例如,师幼配合情况,教师能否依幼儿的需要调整教学。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在对目标、策略的验证与分析中找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明确今后改进与完善的方向。
4. 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6、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落叶》教案(附教学反思)
教学经验:
1、能根据幼儿的兴趣生成教育活动,使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幼儿在与同伴、老师的活动中获得了全新的体验。
2、提供了良好的质疑环境,用鼓励的方式引导幼儿大胆提问,踊跃释疑。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幼儿听的模式。一句“你提的真好!”大大增强了幼儿提问的信心;一句“大家说的真好!”进一步提高了幼儿释疑的兴趣。
3、为幼儿提供了运用语言的机会。在幼儿进行仿编前,采用小组或三三两两自由讨论的方式,让每个幼儿都有说话的机会,他们说话的愿望得到了满足。
4、综合艺术,照顾全体,使人人都能参与想象、讲述活动。用绘画的形式让幼儿把仿编的内容画出来,活动后便于幼儿再次交流。
设计意图:
在“秋天的童话” 主题活动中,我带领幼儿外出散步,一路上幼儿对地上的落叶十分感兴趣,有的幼儿捡起树叶当扇子扇,有的幼儿说:“我要把树叶带回去送给姐姐,让她夹在书里当书签。”有的幼儿干脆把树叶丢进河里,兴奋的说:“你们看,树叶小船。”……原来,树叶会给幼儿带来如此丰富的想象力,而散文诗“落叶”文虽短小,却充满趣味,想象力丰富而美丽、动态感强。通过欣赏教学,可以让幼儿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奥妙。诗中语句简短而有重复,也是仿编的好教材,于是我设计了以下活动。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激发欣赏散文诗的兴趣,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
2、能参照原作品进行联想、仿编。
3、大胆质疑,积极解难。
4、理解散文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散文。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图片四张(大班上册15号挂图);
2、配乐朗诵录音磁带,录音机;
3、已学过歌曲《秋叶儿》;
4、每人一张画有落叶的供添画用的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全体幼儿齐唱歌曲《秋叶儿》,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想知道这些美丽的秋叶儿都飘到哪里去了吗?
幼:飘到小河里。
幼:飘到马路上、飘到花园里。
幼:秋叶儿还会飘到房顶上。
幼:树叶飘到草地上
……
师:秋叶儿飘到的地方可真多,今天,老师要请你们来欣赏一首散文诗,题目叫《落叶》,听听看在这首散文诗里,这些美丽的秋叶都落到哪里去了,好吗?
(二)欣赏散文,理解散文内容。
1、 教师有表情地朗诵散文诗一遍。
师:散文诗听完了,散文诗说树叶都落到哪里去了?
幼:树叶落到了院子里。
幼:树叶落到了小河里,还落到了沟里。
幼:树叶落到地上,被小虫当成了家。
2、
教师配以图片再次朗诵散文诗一遍,并组织幼儿一起讨论幼儿自己提出的问题。
小朋友说得真好,下面,老师再来朗诵一遍散文诗,这次请小朋友边听边把不懂的句子记在脑子里,待会儿让我们一起来讨论。
[page_break] 师:散文诗听完了,你有什么不懂的吗?
幼:树叶落到沟里,为什么蚂蚁会把它当作小船呢?
幼:因为那是条臭水沟。
幼:不是,臭水沟小蚂蚁就不会去了。
幼:因为沟里有水,小蚂蚁过不去就把树叶当作小船划过去。
师:对有了小船小蚂蚁就安全的过水沟了。还有不懂得吗?
幼:小鱼游过来,把它当作小伞?
师:哪个小朋友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幼:小鱼游到树叶下,就像 “抢”了一把伞。
师;是撑了一把伞,对吗?
幼:嗯。
幼:老师,树叶落到院子里,小燕子看见了,为什么说来信了?
师:隘,提的很好,那哪个小朋友知道为什么呀?
幼:树叶落下来了就是在告诉小燕子秋天来了。
师:为什么呢?
幼:因为秋天天气冷了树叶就会落下来。
师:大家说的真好,许多树叶从树上落下来,就是秋天来到了,小燕子一看到落叶,就像看到写着秋天来到的信一样,所以小燕子会说“来信了。”
幼:那为什么小燕子会说催我们到南方去呢?
幼:因为南方比较暖和,小燕子喜欢住在暖和的地方。
幼:对,妈妈告诉我小燕子喜欢温暖的地方,因为那里有他爱吃的虫子,就不会被饿死,也不会被冻死。到春天天气暖和了,小燕子还会飞回来的。
师:小朋友说的都很好,那谁知道散文诗里为什么说“催”我们到南方去呢?
幼:催就是叫小燕子快点去南方。
幼:对,小燕子不快点飞等天气冷了就来不及了。
幼:就会被冻死。
……
3、请幼儿边看图边欣赏配乐的散文诗一遍。
我们小朋友今天可真聪明,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遍这首好听的散文诗吧。
(三)教师作仿编的示范,少数幼儿试编。
散文诗里的树叶落到了地上、沟里、河里、院子里,被小虫、小蚂蚁、小鱼、小燕子看见了,并且把它们当作了屋子、小船、小伞、信,那请你想一想,树叶还会落到哪里,会被谁看见,把它当作什么呢?
引导幼儿相互讨论后仿编。
幼:树叶落到院子里,小蚂蚁看见了,把它当作被子。
幼:树叶落到草地上,小白兔看见了,把它当作扇子。
幼:树叶落到地上,小虫看见了,把它当作饼干。
幼:树叶落到汽车上,小鸟看见了,把它当作降落伞。
师:小朋友想想,除了燕子天冷了会飞到南方去,还有谁也要非到南方过冬的?
幼:大雁。
幼:树叶落到地上,大雁看见了说:来信了,催我们到南方去。
……
(四)结束活动。
小朋友都说得真好,下面,我们来把你仿编的诗画出来然后再讲给大家听好吗?幼儿
在落叶图上添画,边画边作仿编诗句的练习。教师巡回观察,可听听个别幼儿仿编的诗句。课后引导幼儿相互讲述。
活动反思:
活动《落叶》是我们很少接触到的诗歌欣赏。由于最近都在上有关树叶的主题活动,小朋友们对身边的落叶都很熟悉,所以孩子们对活动比较感兴趣。特别是最后的仿编诗歌,我发现孩子们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很仔细,袁帅说:“树叶落在草地上,七星瓢虫爬过来,躺在上面,把它当做摇篮。”、汪涵说:“树叶落在草地上,小猪拿起来,把它当做扇子。”等等,小朋友好象对仿编诗歌很感兴趣,于是我就把他们编的句子合起来编到诗歌里,小朋友听到是自己编的句子,都非常兴奋,编的就更起劲了。
虽说到最后活动将近半个小时,但时间好象还是太短。于是,我就请小朋友活动后找个好朋友一起编,或编给老师听。活动后我想,孩子对仿编诗歌的兴趣这么高,何不请他们把编好的句子让爸爸妈妈写好带到幼儿园来,再编成新的诗歌,贴在班级里,孩子们肯定会更开心的。
7、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哈哈小人》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生活中,孩子喜欢照哈哈镜,镜中人物的变形夸张让幼儿嬉笑不已。该活动以照哈哈镜生活经验为基础,以画哈哈小人为切入点,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小人变形夸张的原因,使幼儿在画画中由无意识绘画变成有意想象和创造,同时让幼儿在画哈哈小人过程中,感受到小人形体变化的乐趣。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能用勾线笔画出观察到的小人。
2、探究画面造型变化与折纸的关系。
3、体验其中的乐趣。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活动准备:
长方形桌子4张、小筐若干、小型吸铁石若干、记号笔16只、黑板一块、浅红或浅绿色A4纸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 观察“小人”,尝试画出一模一样的小人
1、 观察范例 :出示“哈哈小人”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模仿画出相同的小人
师:仔细看一下这个小人,看清楚这个小人的模样、大小。
幼儿第一次尝试操作并交流
要求:找一张白色的纸竖起来,画得一模一样;顶天立地
比较作品与范例的差异。
二、 探索“小人”,发现画面造型与折纸的关系。
1、 请幼儿在折好的纸上画顶天立地的小人。(画顶天立地的教育目的是让幼儿不要把小人画的太小,以免达不到实施效果)
2、 幼儿绘画,观察幼儿选择绘画的位置;
3、 引导幼儿观察打开后折纸上小人的变化;
4、 探究小人变化的原因,想一想出现不同变化位置的原因。
提出质疑:
为什么小人断开了?
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小人没断开?
5、 小结研究后的结果。
6、 小人连线,探究变化。
三、展示幼儿的作品,观察彼此把画面的哪里进行了变化。
引发思考 :想象折纸方向、数量的变化以及折痕与小人形象的关系。
A 如果我把这张纸横过来呢?如果我把这张纸斜过来呢?如果我把这张纸再折一次呢?
B 回去再试一试。
活动延伸:
装扮小人:添画哈哈小人,让小人更漂亮。
活动反思
大班美术活动《哈哈小人》是通过让幼儿画小人来体验小人身体各部分能够延伸变长的现象,并且通过三次操作活动让幼儿探索、发现使小人身体各部分能够延伸变长的秘密,从而发展幼儿的空间能力。虽然画的小人很简单,但是简单之中蕴含了一种比较复杂的规律,这是一次探索性很强的活动。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具有极大的探索价值。能够提升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思维的能力,有许多幼儿都能够延伸小人的头、手臂、身体等。如果,能够在讲评时,能在投影仪上示范幼儿小人变长的过程,那效果会更佳。
活动中我主要抓住了幼儿喜欢画画这一特点,逐步激发幼儿探究兴趣,引导幼儿进入探究过程,让幼儿自始自终感受探究的趣味。通过这个活动,也让我喜欢上了美术活动,以往一直以为美术活动很难在公开教学中出彩,其实一个有效的教学活动并不是现场的热闹和丰富,更多的是看它的有效性。通过这个活动,我也开始思考美术活动中如何让孩子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
8、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手套》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我国古代教育学家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幼儿学习的最初动力。为此,设计了《手套》活动。让幼儿通过这一活动,在巩固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新的概念。
教学目标:
1. 认识手套,并能说出其名称。
2. 理解用途,并学会使用。
3. 能够联系学过的词语说一说手套的特征。
4. 小朋友们要爱惜它们,不要乱丢乱放,弄脏了。
5. 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准备:
1. 课件(小朋友在下雪天里戴者帽子、围巾和手套。)
2. 每位小朋友自备一付手套。
教学过程:
(一)儿歌练习:《下雨》、《12345》。
(二)新授:
1.导入:
⑴ 朋友们看一段动画片,完了以后啊,告诉陈老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⑵ 学生自由发言:动画片上刮大风, 下大雪了,小朋友戴着帽子、围巾,在雪地上走。
⑶ 冬天刮的是什么风啊?大风,是北风,北风一吹天就冷了,小朋友,手上有没有戴手套啊?
⑷ 我们来学一首儿歌:
北风吹,冬天到,
小朋友们手冷了,
手冷了,戴手套,
高高兴兴上学校。
2.认识手套:
⑴简单理解儿歌内容。
师:儿歌里面讲北风吹,冬天到,手冷了,要保护好,戴上手套,不冷了,高高兴兴的上学校。
⑵ 朋友们认识手套吗?
出示图片:各种各样的手套。
出示词语卡片:shou tao手套。
发音方法:sh (先摆好口型---翘舌)送气音t 舌前音,送气shou 第三声注意头甩一下。
⑶ 出示实物:一副皮手套、一副布手套。
练习说句:这是皮手套。
这是布手套。
这是 黑色的皮手套。
副红色的布手套。
游戏:猜猜跳。
小朋友们听一听、找一找老师说的东西在哪儿?然后跳进去
⑷认识手套的作用。
小朋友们有没有手套啊?手套戴上了,就会觉得—暖和了、不冷了。
⑸用句式练习说句:
a。 戴手套。
(师出示大、小手套,问:谁戴大手套?谁戴小手套?)
b。 的手套是 。
(师:这副手套是什么颜色啊?)
c。 的手套,的手套。
(这是谁的手套啊?这两只手套有什么不同啊?)
参考句:
① 妈妈戴大手套。
② 爷爷戴大手套。
③ 小朋友戴小手套。
④ 我戴小手套。
⑤ 阿姨的手套是红色的。
⑥ 奶奶的手套是兰色的。
⑦ 哥哥的手套大,弟弟的手套小。
⑧ 姐姐的手套大,妹妹的手套小。
(三)巩固练习:
读一读儿歌
北风吹,冬天到,
小朋友们手冷了,
手冷了,戴手套,
高高兴兴上学校。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我感觉对自己是一个提高,因为从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的设计等都要精心的去设计和准备。这也督促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要如此对待,作到精心、敬业。在平时的教学中每个幼儿的情况是不同的,这还需多进行课后教学反思,针对不同的情况实施教学方法,让我的活动充满精彩。
不足:
准备的不充分,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在时间的把握上稍差一些,前面用的时间有些长,以至于后面幼儿有些仓促,这其间教师有些话应再简练一些,重复话较多,这样不仅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而且耽误时间。通过反思这些不足,使我深刻领会到教师就是要有过硬的基本功,不仅包括自己的专业技能,还包括语言表达、丰富的课外知识等,因此我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活动中赞美幼儿的成功,幼儿会再还你一个惊喜。教育在于鼓舞和唤醒。
9、大班健康活动教案:《跑圆圈》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背景:
外活动对孩子们有着浓厚的兴趣,乐此不疲,为充分发挥体育活动对幼儿全面 发展的教育功能,满足幼儿多种发展的需要,于是抓住了这一教育契机,设计了此次大班体育《跑圆圈》活动。为全面锻炼幼儿肌体,均衡发展幼儿动作。
活动目标:
1.学习身体左侧向弯道内倾斜快跑的动作技能,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2.通过左手臂的彩绳提示、自身探索、同伴学习、竞赛游戏,初步练习弯道跑的动作。
3.增强集体荣誉感,体验竞赛游戏带来的快乐。
4.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5.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活动准备:
1.红黄蓝绿4个火炬,口哨,左臂的标记(红黄蓝绿彩带),起点箭头标记,主火炬台。
2.背景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出去郊游吧!(音乐声中,老师带着孩子们做矮人走、高人跑的游戏。)
二、基本部分
1.请一个能干的幼儿沿着圆圈跑,其他幼儿观察该幼儿的身体动作。(跑一圈便步走,调整呼吸)
2.谈谈“你在弯道上怎样跑的?身体和平时直线跑有什么不同?”——幼儿进行讨论,教师小结。
3.教师示范弯道上跑动作,强调身体左侧向弯道内倾斜快跑。
4.按照老师的方法,请幼儿练习体验在弯道跑的动作。
5.幼儿集合,教师提出个别幼儿在弯道上跑时会离线的问题,组织幼儿探讨。
6.个别再次幼儿示范。(集体后退两步,个别幼儿示范)同时教师小结:身体向左倾斜跑,脚靠近线。
7.幼儿分男女生在圆上进行追逐跑练习,强调外道超越的规则,激发幼儿超越意识。
8.幼儿自己的圆圈上进行练习。
三、游戏——圆上接力赛
1.每组第一个小朋友先跑,跑一圈回到原位,与第二个拍手,站在队伍的最后。第二个小朋友再跑,直到全部跑完把手举高向老师示意。
2.。教师小结游戏情况。导入游戏情境:我们幼儿园即将举行第二届运会,我们都是小小火炬手,来传递火炬,最后一名火炬手跑完后,将火炬高高举起。
3.竞赛游戏:“圆上接力跑”,传递火炬。(最后一名火炬手将火炬插入主火炬台上)
四、结束部分
教师:我们完成了传递火炬的任务,一起来放松一下吧!(全体幼儿边走边捶臂捶腿,随乐和同伴一起放松。)
教学反思:
大班幼儿身心发展比较稳定,正是活动能力迅速发展时期,对各项动作能够建立很好的条件反射,可以进 行较复杂的动作练习,本次活动,让幼儿自己探索活动的动作,方式比较开放。幼儿们在游戏中不但学到知识,还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同时增加了幼儿之间的友情。这类游戏很受幼儿喜爱,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幼儿既掌握了基本动作,达到了锻炼效果,又发展了幼儿 动作的想象力。
体育活动对幼儿体质的提高必须通过一定量的体育锻炼才能实现,教师必须注意保证幼儿体育活动的强度与密度。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有很大的收获。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游戏。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认真钻研教材,带给幼儿更多精彩的游戏。
10、大班体育游戏活动教案:《拉网捕鱼》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来源
编织艺术来源于生活,又创造了生活的美。大概在人类的文化历史上,没有一种文化形式像编织艺术这样源远流长。我们从幼儿身边的编织品展开,了解编织艺术丰富的种类、精湛的技艺、悠久的历史,探索编织工艺的艺术特色及与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幼儿对编织艺术的喜爱之情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体育游戏《拉网捕鱼》就是选自“巧手编织”主题。
体育游戏属于幼儿园健康活动的一种类型,它是一种融合了运动、游戏和教育指导的身体练习活动。它作为一种特殊的体育活动方式,其不可取代的存在意义有两点:第一,通过快乐的活动来激发和保持幼儿参与身体练习的兴趣。第二,通过快乐的活动使幼儿的情感需要得以满足,进而促进其心理和身体的健康发展。我们在体育游戏《拉网捕鱼》中,以反映现实生活的“拉网捕鱼"情节和“渔夫"“小鱼"的角色来满足幼儿模仿、表现和创造成人活动的心理需要,以及社会化合作交往的需要,引发幼儿积极参与跑、快速躲闪等基本动作和灵敏的反应能力的训练,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
活动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启发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通过探索动作要领体验成功的喜悦。
2、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在游戏中观察和探索“渔夫”和“小鱼”角色的动作要领,团结协作开展游戏,发展观察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调合作等能力,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
3、技能目标:进一步发展跑的基本动作和快速躲闪等灵敏性的身体素质。
4、创造力培养目标:在逐渐增加难度的游戏中大胆探索跑、躲闪和合作捕鱼等方法。
5、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熟练掌握体育游戏《拉网捕鱼》活动规律与程序。
2、物质准备:欢快的游戏配乐磁带、录音机、蓝色即时贴、多媒体设备、“拉网捕鱼”幼儿游戏示范录像。
3、环境准备:用蓝色的即时贴贴成一个圆形场地。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幼儿跟随教师听音乐进入活动场地站四队做准备活动。(重点活动下肢和腰部)
二、展开
(--)在游戏情境中探索、练习“合作追捉”“跑”和“躲闪”的基本动作。
1·观看“拉网捕鱼”游戏视频,使孩子初步了解游戏玩法与规则。
提问:游戏中的渔夫是怎样追捉小鱼的?小鱼是怎样逃脱的?
2.探索、练习渔夫“合作追捉”的基本动作。
(1)鼓励幼儿模仿、探索渔夫捕鱼“合作追捉”的基本动作。
(2)邀请几名幼儿分组示范基本动作,引导其他幼儿观察练习。
(3)教师小结动作要领,指导大家一起练习基本动作。
3.探索练习小鱼“跑"和“躲闪”的基本动作。
(1)鼓励幼儿模仿、探索小鱼“跑"和“躲闪”的基本动作。
(2)邀请几名幼儿逐一示范展示动作,引导其他幼儿观察、学习。
(3)教师小结动作要领,指导大家一起练习基本动作。
(二)开展游戏,总结动作要领和应对策略,强调游戏规则。
1.分组游戏两遍,总结动作要领,强调游戏规则。
(1)请1、2组的幼儿扮作渔夫,3、4组的幼儿扮作小鱼进行游戏。
(2)师幼共同讨论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合作追捉”“跑"和“躲闪"的动作要领,强调游戏规则。
(3)四组互换角色再次分组进行游戏。(方法同上)
2.增加游戏难度,在圆圈内进行“拉网捕鱼的游戏。
(1)教师讲解新的游戏玩法与规则。
游戏玩法:请两名幼儿扮作“渔夫”,手拉手当渔网,其他幼儿扮作“小鱼"。音乐响起,“渔夫"开始追捉“小鱼”,被捉住的“小鱼"要立刻与“渔夫”手拉手编成渔网继续追捉剩余的小鱼。
游戏规则:音乐响起,游戏开始;音乐停止游戏结束;游戏过程中“渔夫"的手不能放开,被捉住的“小鱼"要立刻与“渔夫”一起继续追捉剩余的“小鱼”;所有幼儿不能跑出蓝色圆圈。
(2)师幼共同总结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讨论和解决问题。
提问:当渔网越来越大时, “渔夫”们应该怎样合作追捉“小鱼”?
3.再次增加游戏难度,在同一场地内,增加一对“渔夫”开展游戏。
师幼共同总结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一起讨论解决问题。“当有多个“渔夫’’捕鱼时,“小鱼”应该怎样逃脱?”
三、结束
教师小结活动过程,随音乐带幼儿扮作小鱼做放松活动,离开场地。
四、延伸活动
在日常体育活动中,继续增加游戏难度,引导幼儿创新更多的合作捕鱼和躲闪的方法。
活动反思
本节体育游戏分准备活动、开展游戏、放松运动三个阶段进行。教师营造出充满趣味的“渔夫拉网捕鱼”游戏氛围,引导幼儿由探索“基本动作要领”“合作动作要领”逐步过渡到“合作开展游戏”。教师较好地控制了运动、游戏和教育指导三方面要素的比例和节奏,使幼儿既得到了锻炼,又体验到游戏的乐趣和探索合作方法成功后的满足。活动环节清晰、目标性强,层层递进,较好地体现了螺旋上升逐步提高难度的原则。
11、大班健康活动教案:《好玩的身体》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完成各种肢体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度。
2、体验挑战、合作的快乐,增强保护同伴的意识。
3、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4、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5、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一块大垫子,事先布置在场地上。
2、放松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我说你做
孩子站在垫子上,以单人、双人的形式,听老师指令做动作。
之后稍进行放松。
二、基本部分
1、游戏:越过障碍
▲男孩子排队,女孩俯卧在垫子上,男孩从女孩身上过去。
要求:不能碰到女孩子,包括头发、衣服、身体的任何部位,然后从旁边走回来。
教师根据幼儿完成的情况,适当调整活动难度,如双脚跳过、增加速度、增加宽度等。
▲男孩、女孩交换游戏。
教师小结。
2、游戏:穿过鳄鱼池
玩法:幼儿从岸上穿过鳄鱼河到对面中转站,中途必须从“鳄鱼”身上过去但不能碰到鳄鱼,然后从旁边回来到队伍后面排好队。
规则:可以用钻、爬、跳等各种方法越过鳄鱼,但不能碰到鳄鱼,否则可能会被鳄鱼吃了
▲ 教师当鳄鱼,在场地中央变换身体动作设置障碍,幼儿游戏。
之后教师小结。
三、结束部分
放松音乐,引导幼儿调整呼吸,互相按摩放松。
活动反思:
长期以来,我们的幼儿园女老师就有这么一个困惑:如何上好一节体育课?如何做到在体育课中既能让幼儿充分地活动开又不至于太放,自己对整节课能够运筹帷幄?本节课《好玩的身体》就没有以上所提的忧虑,在教师轻松自如地开展体育活动的同时又让幼儿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使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意志受到考验但却又不失规矩,每个孩子在活动中都有所提升。这节体育课对于孩子之所以这么具有吸引力,在于内容的新奇——不借助体育材料的情况下,围绕“身体”开展系列体育活动,给孩子带来全新的体验;在于玩法的多变——自己跟自己玩、被他人“玩”、把他人作为“物体”的玩等等,活动形式由静到动;还在于规则的遵守——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责任感的建立、有序等待轮流游戏的规则意识、克服惧怕心理和挑战自己的情感体验。幼儿对活动极具满足感,因为在每次游戏时不仅仅是规则的约束还有自主权的发挥:想跳就跳、想钻就钻、爬也可以跨跳也行,对不断提高的难度,孩子们通过一次次行动进行自我调整。
12、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梅花》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梅花的特点,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2、感受古诗所表现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体会梅花不畏酷寒、凌霜傲雪的品格。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古诗《梅花》挂图1幅、课件、语言CD。
2、古筝《渔舟唱晚》音乐。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形式引出活动内容。
请幼儿猜一猜:在冬天里,大部分花受不了寒冷的袭击都凋零了,可有一种花却不怕严寒,傲然挺立在风雪之中,这是什么花?
二、欣赏梅花图片,了解梅花。
1、出示梅花图片,请幼儿观察和欣赏。
2、启发幼儿用“梅花”说一句话。
小结:冬天是梅花盛开的时候,梅花有很多枝干,没有叶子,有白色的、黄色的、粉色的,还有红色的,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三、引导幼儿想象画面,初步感知古诗的意境。
1、欣赏教师配乐朗诵,启发幼儿在脑海中想象出古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跟随课件轻声朗诵,读准字音,想象画面。
3、引导幼儿说说:你想到了什么画面?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4、设计提问:“凌寒独自开”是什么意思?从这句话里,你感到梅花是一种怎样的花?在这首诗里、严寒中盛开的梅花是什么颜色的?它有没有香味呢?你是从哪一句知道的?培养幼儿不畏严寒、凌霜傲雪的品质。
四、启发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边朗诵古诗边根据古诗情境进行绘画。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在美工区用吹画、点画的形式制作梅花。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通过谈话,引起了幼儿对梅花的兴趣。在欣赏梅花的图片及课件中,了解了梅花的特点:颜色、形状还有花瓣的数量等。多数幼儿对古诗的内容非常熟悉,所以在教师引导下,大多数幼儿朗诵的较熟练,并且还能够用“梅花”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通过朗诵,使幼儿感受到了古诗的意境美,体会到了梅花不畏酷寒、不屈不挠的品格。
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梅花的基本特征,在延伸活动中还预设了吹画、手指点画等操作活动,不仅增加幼儿对梅花的印象,还会使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13、大班数学活动教案:《种花》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在活动中找出花的规律,并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按花的大小、颜色规律进行排序。
2、对数学活动感兴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蝴蝶姐姐小花园的场景布置;蜜蜂宝宝家的种了一些花的花园布置,种花材料(花儿)
活动过程:
一、发现蝴蝶姐姐小花园里花的排列规律
“蜜蜂妈妈带着蜜蜂宝宝到蝴蝶姐姐的小花园里去玩喽!”
“花儿好看吗?”“长得整整齐齐的还是乱乱的?”
师幼:很整齐,像排着队。
第一排:红花 红花 红花 红花 红花……(红花排队)
第二排:大花 小花 大花 小花 大花 小花……(大花、小花轮流排队)
第三排:红花 黄花 红花 黄花 红花 黄花……(红花、黄花轮流排队)
小结:蝴蝶姐姐小花园里的花是按照规律来排队的。
二、引导幼儿根据已种的花的排列规律接着种花。
“我们也要在自己家的小花园里种上花了,以后蜜蜂宝宝可以去采蜜的。妈妈已经在空地上先种了一些花,宝宝看看是按照什么顺序排的,再接着往后排,你们愿意吗?”
1、空地1:黄花 黄花 黄花 黄花……
2、空地2:黄花 红花 黄花 红花 黄花 红花……
3、空地3:小花 大花 小花 大花 小花……
操作活动:启发幼儿依样接着种花(给花儿排序)。
三、活动评价。
老师展示个别幼儿的作品,请幼儿说说,他是怎样做的?
表扬做的好的幼儿。
请两名幼儿去看看花儿长得好不好(检查并纠正)。
带领蜜蜂宝宝高高兴兴去采蜜。
教学反思:
本次《种花》活动,目的是让幼儿找出规律并按简单的规律进行排序。整个活动以“花园的花”贯穿主线。分两大环节完成,层次清晰,第一个环节让幼儿观察去发现花的排队是有规律的,通过花的对比引导幼儿感知花儿排队的基本特征。第二个环节引导幼儿根据已种的花的排列规律接着种花,让幼儿感受了按花的大小、颜色规律进行排序的乐趣,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思维的敏捷性。
14、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啄木鸟》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激发幼儿爱护啄木鸟的情感。
2、初步感知乐曲的三段体结构,辨别音乐的不同性质。
3、在理解乐曲的基础上,尝试创编简单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啄木鸟》音乐磁带
2、图谱一张
3、啄木鸟以及大树头饰
重点难点:
让幼儿理解音乐并能自己辨别三段音乐的不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故事导入:在一个森林里,有几棵大树生病了,于是请来了啄木鸟医生,经过检查发现是害虫在捣乱,于是啄木鸟笃笃笃、笃笃笃。把虫子给捉完了,大树的病好了,又长出了茂盛的树叶,所有的树枝开心的跳起舞来。今天刘老师带来的音乐讲的就是这个故事,我们来听听看。(幼儿完整欣赏一遍音乐)
二、基本部分
(一)完整欣赏乐曲
师:请小朋友说说看音乐分别说了些什么事情?啄木鸟在干什么?(啄木鸟在给大树检查,啄虫子)现在请小朋友把手指伸出来,我们跟啄木鸟医生一起去给大树看病。(边欣赏音乐边做动作)
1、欣赏第一段音乐
(1)师:刚才我们跟着啄木鸟医生给大树看病给它捉虫子,那你们有没有看见啄木鸟是怎么给大树做检查的呢?(从上到下)那我们一起来跟大树学一学。提问:检查了几颗大树呀?(四棵)复习第一段。还可以在么检查(两只手一起检查)师幼一起表演。
2、欣赏第二段音乐
师:刚才我们跟啄木鸟医生一起去给大树做好检查了,那刚刚啄木鸟医生是怎么给大树啄虫子的呢?怎么用动作表示的呢?小朋友一起来学一学。师:每棵树的蛀虫一样多吗?(不一样),第一棵树上有三条虫子,我们一共啄三下,第二棵树和第三棵树各啄三下,第四棵树只有一条虫子我们只啄一下。我们听音乐一起来给大树啄虫好不好?
3、 欣赏第三段音乐
师:大树经过我们的检查,经过我们的捉虫,它的病终于好了,又长出了茂盛的树叶,提问:那它是怎样长出茂盛树叶跳起舞来的呢。(一起听音乐做动作)那我们刚刚用的是这个动作,还有没有其他的小朋友有更好的动作可以做?(往上长)(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二)完整欣赏一遍音乐,感知并区分音乐旋律的变化
师:大树树的病好了,变得多精神啊!那我们现在把啄木鸟给大树检查、给大树捉虫的、大树跳起舞来的动作一起连起来完成一遍好不好。(完整表演)
师:刚刚我们在座位上有点挤,请小朋友一起来中间,我们再来一遍,你可以跟老师一样,也可以不一样哦。(完整表演)
(三)分角色用适当的肢体动作来表演乐曲,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师:刚刚老师看到有很多小朋友都做得特别好看,有谁愿意来扮演大树和啄木鸟来完整的表演一遍给大家看呢?我们请来了四棵大树,一只啄木鸟。那请问小朋友哪一段是做啄木鸟的动作,哪一段做大树的动作,谁先做,说后做?(完整表演)表演的真好,我们给他们拍拍手。
师总结:先是啄木鸟检查大树,然后在给大树捉虫,第三段的时候大树开心的跳起舞来。
师:现在请所有小朋友来分角色来玩,一个人做大树,一个人做啄木鸟,自己商量一下。大树在做的时候就要请啄木鸟医生先休息一下了,因为它刚刚在做检查的时候已经很辛苦了(完整表演)
三、结束部分
师小结:啄木鸟给大树的病治大树真开心,啄木鸟也很高兴。小朋友,你们喜欢啄木鸟吗?(喜欢)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啄木鸟呢?(保护它,和它做朋友)太好了,下面我们一起和啄木鸟朋友飞出去为更多的大树捉虫子吧!(听音乐《啄木鸟》飞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大班音乐欣赏,《啄木鸟》,选自一首意大利民歌音乐,全曲的结构是ABC三段,乐曲节奏鲜明,形象具体,特点明显,易于区分,适合大班儿童欣赏。A段乐曲节奏平稳流畅(可理解为啄木鸟在检查树木):B段乐曲节奏跳跃(理解为啄木鸟捉虫)C段乐曲优美流畅(理解为啄木鸟跳舞)。根据音乐的特点,我把本次活动的目标设定为1、欣赏乐曲,了解乐曲所表达的故事情节,初步感知乐曲的三段体结构。2、尝试用动作来表现乐曲中不同的音乐形象。3、表演时能与同伴相互合作,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
在组织本活动的过程中,我采取了三个策略:一、借助故事情节,初步感知理解音乐内涵,培养幼儿的想象力。音乐欣赏不同于歌唱和韵律等其他形式的音乐教学,它更侧重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能力。而建立语言故事和音乐之间的联系,就好比给幼儿一个桥梁,这个桥梁可以更好的引导幼儿理解和感受音乐。二、借助图谱,加深幼儿对音乐结构的理解,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通过“欣赏图谱”(即四棵树)来帮助幼儿分辨乐曲结构,通过动作来理解乐曲的的内容。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让幼儿学会具体的音乐技能,而是为了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从而更好的感受音乐。三、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表达能力。通过听觉(耳听音乐)、视觉(眼看图谱)、活动觉(创编动作)同步开放的参与方式,使幼儿充分的体验和感受乐曲的美,并能用不同的体态语言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创造和表达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和锻炼。
不足之处:
1、开始的故事导入环节限制了幼儿的肢体动作,局限了幼儿的思想。
2、创编环节由于教师的固定动作较为明显,所以幼儿在创编时动作较为单调。
3、道具准备不够充分,在最后的表演环节,较为凌乱。希望在以后的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能改掉本次活动中的缺点及不足,尽量做的更好。
15、大班主题活动教案:《中国茶》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了解茶的起源及种类。
2、了解中国茶文化,萌生民族自豪感。
3、学习茶艺中的礼仪,仪态端庄,先客后主等。
4、体验泡茶,品茶的快乐。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茶具,各种茶叶,茶袋,VCD短篇,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展示各种各样的茶袋。
师:“请小朋友来闻一闻是什么味道?”
幼:“淡淡的清香。”
师:“现在请小朋打开你的茶袋,去看看你的袋子里装的是什么样的茶叶,你认识吗?”
师:“如果你不认识没有关系,现在去我们就去认识一下他们。”
播放幻灯片。
请小朋友再次观察茶叶,你认出了它是什么茶了吗?红色袋子里的茶叶为碧螺春,梅红色袋子里的茶叶为毛尖,蓝色袋子里的茶叶为龙井,绿色袋子里的茶叶为普洱茶,黄色袋子里的茶叶为铁观音。
二、了解中国的茶文化,萌生民族自豪感。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饮茶是最先从哪个国家开始的吗?”
师:“现在我请小朋友在录像中去找答案。”
播放短片
师: “你们找到答案了吗?”
师:“对,中国是第一个开始饮茶的国家,我们把饮茶看作是优雅,美的享受。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饮茶习惯、茶叶的种植都是从中国学来的。你们作为中国人,心里是什么感觉啊?”
幼:“开心,自豪,高兴。”
三、茶的用途及功效
师:“小朋友你们自己喝过茶吗?好喝吗?你们都喝过什么茶?”
“你们的爸爸妈 妈爷爷奶奶爱喝茶吗?喝茶有哪些好处?”
“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而且还有防龋齿抑制癌细胞的作用。”
四、 茶艺
师:“茶既然有那么多好处你们现在想不想就品一品茶阿?”
幼:“想。”
师:“今天老师就为小朋友们泡制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的铁观音。”
教师示范茶艺表演,请幼儿观赏。在茶艺表演中渗透文明礼仪,先客后主的文化熏陶。
1、介绍茶具名称。
2、温杯。
3、泡茶。
4、品茶。
师:“中国是礼仪之邦,谦虚,好客,愿把自己最好的东西与别人分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这第二道茶是味道最香甜,最好的。今天来了那么多客人老师,我们就把这最好喝的茶献给他们好不好?”
请幼儿给老师奉茶,然后幼儿品茶。
五、幼儿自主操作泡茶品茶,教师巡回指导。
师:“你们想不想尝一尝自己茶袋里的茶是什么味道?”“现在请小朋友泡一下自己茶袋里的茶并品一品?”
家庭作业:请小朋友回家后为自己的爸爸妈 妈泡制一道茶,消除他们一天的劳累。
六、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从目标、内容来看,内容围绕着目标而展开,运用多媒体和实物教学孩子很感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到了有益的经验,了解了茶的不同种类,了解了中国的茶文化。同时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体会到了品茶泡茶的乐趣。在让幼儿认识各种茶叶时,时间应多一点,把实物与幻灯片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这样孩子会更直观印象也会更深刻。
16、大班主题活动教案:《伞》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的经验,帮助小动物寻找合适的“伞”。
2、初步理解和学习诗歌,并在此基础上仿编诗歌。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蝴蝶、蚂蚁、小青蛙、小兔、红花、荷叶、树叶、蘑菇的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 导入主题
1、 教师提问,引出主题
在一片美丽的大森林里,住了许多小动物。看,谁飞来了?(蝴蝶) 谁走来了?(蚂蚁),
那一跳一跳的是谁啊?(小兔),还有谁也来了?(青蛙)
他们玩的正开心呢,突然下起雨来了,哗啦啦,哗啦啦。
下雨的时候你们怎么躲雨的呀?(雨伞、雨衣等)
可是小动物们都没带伞,我们快快帮小动物们找个地方躲雨吧!蝴蝶可以到哪里躲雨呢?
(各种动物逐个提问,如果没有自己要的答案,就说“老师也想了一个办法…。。”)
2、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老师把大家说的方法组合在一起,编成了一首诗歌,请你们来听听
(一边念,一边出示“伞”)
《伞》
下雨了,下雨了,
快快撑开美丽的伞。
红红的花朵是蝴蝶的伞,
黄黄的树叶是蚂蚁的伞,
绿绿的荷叶是青蛙的伞,
白白的蘑菇是小兔的伞。
下雨了,下雨了,
大家都有一把伞。
二、 教师朗诵诗歌,幼儿感受理解诗歌内容
1、教师提问,幼儿感受诗歌结构
啊,小动物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伞,而且都非常漂亮。老师现在想请考考你们了,
刚刚的老师用了什么好听的词来形容花朵了呀?(依次提问树叶、荷叶、蘑菇)
啊,这些词都非常的好听,那我们一起把刚才诗歌念一边吧(教师主要负责前两句和后两句,中间三句由幼儿负责)
2、 幼儿分角色朗诵诗歌
现在我们要做一个小游戏,请你们在心理先想好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是这首诗歌里的哦。待会儿我们一起念诗歌,
轮到哪个小动物出场了,就请你们模仿那个小动物走路的样子,躲到自己的伞下面来。
三、 仿编诗歌
1、教师提问,扩展幼儿经验
小朋友们想想,红红的花还能是谁的伞呀?蝴蝶还能把什么当做伞呀?(蜜蜂,树叶)
那你们还能想到哪些小动物需要伞呀?他们可以拿什么当伞呢?
2、教师及时整理,组合成新诗
活动反思:
1、在请幼儿进行创编过程中,没有进行举例,而是请幼儿自己直接进行创编,提高了难度。
2、在请幼儿熟悉儿歌时,请幼儿一边模仿一边上台,站在“伞”的旁边,没有意义,可以请幼儿直接在座位上起立。
3、在请幼儿进行创编时,幼儿始终围绕教师所展示的图片,而不能发散思维。此时教师应及时将图片撤离,在熟悉诗歌的最后阶段就可以将图片撤离。
4、在游戏阶段,可以增加伞的数量,并散落在教室的各个地方,并自然引导诗歌创编。
5、在诗歌创编的过程当中,教室分阶段请幼儿创编,首先是一句,然后是两句,这对幼儿来说难度提高,可以分小组共同创编,并将他们的成果用图画展示分享。
17、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种瓜》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 感受歌曲中活泼愉悦的情绪,学习按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2. 认识休止符,能完整正确地学唱歌曲。
3. 体验与同伴一起表演的快乐。
4.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节奏卡 X X O | X X O | ,与歌词相对应的图谱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T: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种瓜》的歌曲,请大家来欣赏这首好听的歌曲!
二、欣赏歌曲,熟悉歌词
1. 教师弹唱第一遍歌曲
T:这首歌里面种的是什么瓜?
2. 再次欣赏第二遍歌曲(放慢一些节奏,可清唱)
T:你最喜欢哪一句歌词?(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
3. 第三次欣赏
教师将图谱按照歌词顺序排列,并依次提问:是谁种的瓜?在哪里种的?我是怎么种的?最后结了个什么?抱得动吗?(结合画面,巩固歌词)
借助图谱,幼儿跟念歌词2遍
三、学唱新歌
1. 教师弹唱歌曲,幼儿尝试着跟唱(要求能连贯地跟唱)
2. 重点示范休止停顿处
出示节奏卡 X X O | X X O |,找出有休止符的歌词。
T:老师发现很多小朋友都将休止符给忽略掉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句,休止符藏到哪儿去了?
教师轻唱“大南瓜呀大南瓜,抱呀,抱呀,抱呀抱不下”。(拍手)
T:休止符藏到哪儿去了呀?
重点练习“抱呀,抱呀”这句,注意唱出休止符。(拍手+拍膝)
3.完整演唱,再分男、女生唱
四、歌曲表演
1. 创编动作
教师弹唱歌曲后
T:小朋友们唱得都很棒,那现在老师请你们动动脑筋,你觉得哪几句歌词我们可以给它配上动作?
根据歌词内容(关键词:浇水,看它,发芽,开花等),幼儿试着创编表演动作。
T:老师看见许多小朋友都想出了适合的动作,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下。
教师请幼儿上来表演,选取较好的动作,根据歌词有节奏地做动作。
教师完整地进行歌曲表演,幼儿跟随。
2.表演歌曲
教师扮演“瓜”,幼儿扮演“小朋友”进行表演;第二次互换表演。
将幼儿分为两大组,分别扮演“小朋友”和“瓜”进行歌表演;第二次互换表演。
活动反思:
整体将课程教案预设内容上下来了,但是之后的表演环节有点混乱。其中在出示休止符的环节有些停顿(顿时忘记接下来的环节是什么了),当我的是种瓜的人,幼儿是瓜时,我们配合地不错,没想到幼儿都会自觉地蹲(趴)下来当小种子。但是接下来互换角色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所有幼儿都跑过来给我(做瓜)的来种,导致幼儿拥挤甚至有了碰撞摔倒的事件发生。没有合理地想到,并良好的改正。
今天有特级教师来班里,所有在教室点评中除了我们的主班老师郑老师外,还有其他三位特级教师的评课。
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开头,很简略显得紧凑。并且在唱歌的时候一直是面带笑容的,精神很饱满。若是表演环节可以紧凑一点,那么整堂课相对于实践的学生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值得小表扬一下。O(∩_∩)O~
教师建议:
1. 图谱略小,建议将单个的图谱做成长条形,一句歌词做一条长条形里面画上相应的图示,并可适当地放大比例。
2. 休止符的位置,为了醒目我将它放在了最上面,建议:可以放在图谱“抱呀,抱呀”的下面,这样就可以相互对应起来。使得幼儿更快地理解。
3.上课时教师需要照顾所有幼儿,眼睛全视所有的幼儿,而我在上课时身子略测到一边,将我右侧的幼儿有些忽略了。
4. 时间要把握好。整堂课因为后面的表演环节而拉长了上课时间,超过了30分钟,显得较长了。每个环节在设定时都需要有时间的设定,这一个环节你的重点是什么,需要几分钟,都需要有预期的设计。之后的表演就可以紧凑一点,无需这样一遍遍地进行表演。
5. 在幼儿做的较好时,应及时给与表扬,产生共鸣,例如:在幼儿自创动作可观时,应该及时表扬,“你们做得都很棒,本来老师也想出了好看的动作想要不要提示一下,现在完全不用了,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做做吧。”这样及时的表扬,会让幼儿更加积极表现。
6. 在表演第一遍时,个别幼儿直接趴在了地上做种子,甚至有些捣乱的幼儿直接不起来了。建议:这时看到就应该及时提出,“种子怎么可以趴在地上呢,种子应该蹲着,这样才能更好地发芽。”“老师发现有些种子一直趴在,难道是没有发芽?没结出南瓜嘛?”需要关注个别幼儿。在进行表演时,若发现不良行为,需要马上执行,并重点强调。
7. 幼儿在表演时,有着浓厚的兴趣,处于兴奋状态,因此再要让他们安静下来就很困难,不需要再次重点强调安静,可以适当地用音乐代替。
18、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数字捉迷藏》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 能仔细观察课件图片,根据数字的形状、表格的颜色、数字排列规律进行判断推理,尝试解决问题。
2. 活动时能愉快地和同伴合作,遇到困难一起克服。
3. 感受到数字游戏带来的乐趣,体验到游戏成功的快乐。
4.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数字捉迷藏》 PPT课件。
2. 笔记本电脑8台。
3.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 游戏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有关数字的游戏-----听数字,找朋友。老师说数字几,你们就几个好朋友抱在一起。
二、 找数字的游戏
1.出示数字组成的图片(兔子、公鸡、帽子)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这些图片都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这些图片都是由数字组成的)
师:请小朋友两人一组合作到电脑上操作,把藏在这些图片中的数字一一找出来。
2.幼儿两人一组自由操作PPT,完成找数字游戏。
3.集中讨论,享受完成数字游戏后的喜悦。
三、按游戏规则填写数字表格的游戏
1.出示PPT中的数字表格。
师:在这张表格里也藏着许多数字宝宝,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呢?(有些数字只露出了一半,有些格子里没有数字只有颜色。)
师:这次呢,我们还是两人一组,每个人都要仔细观察表格,按照数字的形状逐一猜出格子里的数字是几,然后在电脑上尝试操作。
2.幼儿两人一组自主操作,找出相应格子中的数字,教师进行简单小结。
3.继续播放课件,请幼儿观察表格:表格中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哪些相同的地方?
请小朋友按照格子颜色的相同逐步推断出格子里的数字,然后运用数字排列的规律大胆推测出剩下的数字。
幼儿两两合作共同寻找出格子中的数字。
4.集中讨论,体验在游戏过程中与同伴共同探索问题的乐趣。
四、进行猜数字的游戏
1.出示填写好的数字表格,交代游戏规则。
老师把这张表格中的数字都做成了数字卡片,我请一个小朋友从这些卡片中随意抽出一张,记住一定不能给我看,也不能大声地说出来,然后我来问几个简单的问题,你们看表格做出回答,我就能准确的找出你们抽的卡片上是数字几了。
2.示范游戏、幼儿玩游戏、师生互换游戏角色,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参与数学智力游戏的快乐。
五、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玩了好几个有关数字方面的游戏,你们玩得开心吗?觉得有趣吗?生活中关于数字的游戏还有很多,我们可以和小伙伴、爸爸妈妈一起去探寻数字的奥秘,玩更多有趣的数字游戏哦!
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数字捉迷藏》是我第二次开展了,这一次活动,我汲取了第一次活动中的不足进行了改进。
我将整节活动更为细化了一些,让活动更加的游戏化,将“捉迷藏”贯穿到底,数字不停的藏,孩子们不停的找,过程更完整。既然是捉迷藏,那一开始的就得要“藏起来”,这是我上次活动所欠缺的,这一次,我将数字放在气球上,用白板的淡出及声音音效技术,让一个个的数字气球爆炸,然后消失,以达到数字藏起来的效果,更加具有神秘感,孩子的参与性就更强了。数字们共计隐藏了三次~
第一次数字藏在了兔子的身上,由数字构成的兔子,孩子们在找的过程,让孩子们在找的过程中学会讲述以自我为中心的上下左右,抑或是兔子身体部分,了解简单的方位。
第二次数字藏在了表格中,我用遮挡技术,我出示隐藏一半数字的数字格,让幼儿从中找出数字,孩子们根据没有隐藏的数字的一部分,分析猜测是哪个数字,活动气氛一下子被提升起来,孩子们争先举手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快就将10个数字全部召找出,并且幼儿同时学会了方位词“行”“列”,通过说“行”“列”就能马上找到数字。
第三次我们利用孩子们猜出的数字表格,进行猜数字游戏,这个游戏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也巩固了新的知识。
在最后的环节我给孩子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孩子们也表示勇于接受挑战,整节课幼儿都能积极的参与活动。
19、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小蝌蚪》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使他们更加了解小蝌蚪的特征,让幼儿先观察蝌蚪,再进行点化小蝌蚪。通过这一实践活动,使他们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喜爱美术。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2.学习用手指点画的方法进行绘画。
3.培养幼儿良好的美术常规。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手指点画的方法。
难点:有创意的安排画面。
活动准备:
1.一盆小蝌蚪、示范画。
2.各种颜色的颜料、盘子、白纸。
活动过程:
1.认识小蝌蚪:出示小蝌蚪,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说一说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2.游戏:组织幼儿模仿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
3.手指点画小蝌蚪:
(1)出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有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2)老师示范点画方法:先用手指蘸一些黑色颜料,在白纸上点一个圆就是小蝌蚪的身体,再蘸一些黑色颜料添画小蝌蚪的尾巴,示范添画各种不同形态的尾巴并使画出的小蝌蚪向不同的方向游,最后示范添画水草。
(3)幼儿尝试用手指点画小蝌蚪,老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颜料不要蘸的太多,小心弄脏衣服、画纸或桌面,同时鼓励幼儿添画水草、小鱼等。
4.绘画结束:组织幼儿课后整理,养成幼儿良好的美术常规。
5.分享评价:组织幼儿展示绘画作品,交流欣赏。
教学反思:
1.这节美工课,我在备课过程中,自己经过深思熟虑,依照《纲要》中的有关教学理论,深入了解了幼儿的认知能力,我感觉到这节课切合幼儿实际,能通过教师的引导,会大大激发幼儿的兴趣。
2.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容易理解,留给幼儿适当的空间。让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做游戏,动手点画《小蝌蚪》以及展示幼儿绘画作品。小朋友学会了用手点画《小蝌蚪》,小朋友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了解了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美术常规。
(1)幼儿这节课的兴趣浓厚,积极的用手指点画《小蝌蚪》,小朋友在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均得到自主发展;
(2)自己初步了解了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基本能把握教育内容核心,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3)师幼互动良好。教师能以幼儿的需要调整教学。如:示范添画小蝌蚪不同形态的尾巴,从而使小蝌蚪向不同方向游。
3.本节美工课,活动效果良好,目的明确,重点突出。今后自己要不断充电,不断更新知识。
4.当节听课的老师对这节课评价很好,但自己深深地感觉到学无止境,今后一定要进一步努力。
(一天又一天,小蝌蚪慢慢长大,先长出后腿,再长出前腿,最后变成小青蛙,到庄稼地里吃害虫)
20、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悯农》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1、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让孩子从小走进经典,接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可以很好地提高幼儿综合素质;2、在平时,班上还是有很多孩子不爱惜粮食,用餐时饭粒经常掉得满地都是,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进一步了解农民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使孩子们懂得珍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古诗的兴趣,在会朗诵基础上,理解诗的大意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指导孩子仔细观察图画,能用较完整的语言描述画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理解诗中“辛苦”一词,并能说一句话,发展孩子词汇的运用能力。
4、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激发孩子热爱农民的情感。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1.有节奏的诵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的大意和所表达的情感。
3.学会运用“辛苦”一词。
活动准备
《悯农》flash动画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播放《悯农》flash动画:一个古代装扮的农民在种地。
动画片里的人是什么时候的人?他穿的衣服、发型和我们有什么不同?你看见他在干什么?
2、继续播放动画: 一位诗人来到田间散步,看到农民在辛苦的种地,有感而发地念《悯农》。
又来了一个人在干什么?你觉得这首诗写的是什么事?
引入:今天,我们来学习古代诗人李绅写的这首诗《悯农》
二、出示诗歌,分析欣赏诗句。
1.现在我们跟着动画片里诗人的节奏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
2.帮助理解:“锄禾日当午” 的意思。
诗句里的“锄禾”是什么意思?这里的“日”又是什么?(定格flash动画)看看画面,想一想“日当午”是什么意思?
3、(引导观察画面)有太阳的时候,农民在种地,出现什么情景呢?
说说“汗滴禾下土”这一句诗的意思。
请小朋友把自己的理解跟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4、“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呢?请小朋友把自己的理解跟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5.“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两句教师和幼儿共同解释。
“辛苦”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农民伯伯种地很辛苦,你知道在你身边还有谁也很辛苦呢?(学习用“辛苦”说一句话。)
你还知道哪些词句的意思?还有哪些不知道?大胆的说说自己的想法。
6.请小朋友用自己的话完整的把诗的意思讲一讲。
7.根据诗歌情境,配上动作再读古诗。(能背诵的背一背)
8、读完了诗歌,现在你知道了什么?
三、老师小结。
农民伯伯这么辛苦,在我们身边这么多人都很辛苦,我们应该怎么做呀?(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教学反思
1、本次活动由flash动画导入,引出主题。然后朗读古诗理解诗意,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在这一过程中借助画面、想象等手段,知道古诗的大概意思,让孩子们找到共鸣,并抓住了诗眼“辛苦”二字,通过唤醒孩子的生活经验来品诗中之情,让幼儿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激起孩子对农民的热爱尊重之情,达到了预期目的。
2、创设情境,激发孩子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我将flash动画引入活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很自然的把他们带入学古诗的状态。在理解诗歌大意的过程中,flash动画让孩子有了直观的印象,很好的帮助他们表情达意。
3、注重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活动中,我引导孩子勇于表达:观察画面,说出自己看到的,读读古诗,说出自己想到的。并给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孩子在同伴间相互学习,鼓励他们在同伴间相互讲解,为他们营造一个自由发挥,宽松的语言交流空间,孩子们在一起相互讨论相互交流,相互欣赏,提高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21、大班健康活动教案:《植树造林》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现在我们有些孩子生活无忧无虑,社会环境意识淡泊,在公共场所乱摘花草,攀登拆枝现象突出,为了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所以对幼儿进行认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是一件不可怠慢的事。为了让幼儿了解到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知道植树造林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基于这种思想,我为孩子们设计了本堂社会环保课《植树造林》,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树木对人类和动物的重要性,了解绿化的好处,初步产生环保意识。
2、激发幼儿热爱和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听一听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判断能力作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活动准备
1、几种树木的图片、投影仪;
2、多媒体课件(山洪暴发、沙尘暴袭击);
3、植树工具、小树若干);
4提前让幼儿和家长在网上查找一些“植树造林”的资料;
活动过程
一、出示几张树木的图片让幼儿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与知识面简单地说说树木的名称及用途。
二、根据幼儿的谈话内容引出课题。
三、提问(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树木的地球上,人类将会怎样?)让幼儿讨论发言阐述自己的的想法与观点,
四、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山洪暴发、沙尘暴来袭画面让幼儿从反面地体验到破坏大自然生态环境会必定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残酷的现实情境再现,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并为下一个目标设下埋伏。
五、根据课件播放的画面让幼儿讨论以下话题:
1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
2 面对踩摘花草树木的现象你们应该怎样去制止?
3如何采取措施预防上述灾难的发生?
六、让幼儿亲手操作植树。
在幼儿的思维达到**时,带着幼儿亲手种植小树苗,不但让幼儿的情感得到宣泄,更进一步体验到劳动的快乐,以及劳动创造出的美,并巧妙地结束了本堂课。
教学反思
这节社会环保教育课已建立起幼儿对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责任感,并有了初步地环保意识;了解到了绿化的好处。在整堂课中大部分幼儿表现活跃,发言积极;但少数幼儿表现不够主动,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对这部分孩子多给予引导和培养。
22、大班音乐活动教案:《老鼠画猫》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从教育杂志上看到了这首《老鼠画猫》的歌曲,觉得此歌无论是从形象,还是从风格上来看,都是幼儿感兴趣的。这首情节幽默,诙谐的歌曲也是其中之一,我改变了以往老师唱孩子学的传统模式,而是通过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的理解,感受歌曲丰富的画面且让幼儿通过操作想象及自身的动作来表现自己对歌曲的感受。幼儿在边演示操作、边画、边唱的过程中很快掌握了这首难度较大的歌曲。这种以弱战强,以智取胜的诙谐生动的反串角色的表演,使幼儿的兴趣和好胜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参与歌唱活动,体验歌曲的趣味及滑音的乐趣。
2、学会演唱歌曲,借助简单而有节奏的念、唱和体态律动,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表达形式。
3、幼儿理解滑音的唱法,尝试说唱的形式表演歌曲,大胆的运用表情和动作表现歌曲的和谐,幽默的特点。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按照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我把这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在让学习理解歌曲内容,活动中会控制自己的歌声。学习说唱形式的演唱方法及掌握滑音的唱法,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活动准备
1.画有猫轮廓的纸若干张,黑笔人手一支;
2.猫头饰,大老鼠头饰各一个,小老鼠头饰与幼儿相等`;
3.音乐光盘《老鼠画猫》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创设情景表演《小老鼠上灯台》,引出新歌曲。
1、老师扮演老鼠妈妈带领小老鼠去找食物,老鼠大队前进!播放音乐《小老鼠上灯台》。
2.遇到了一只凶狠的大野猫(另一老师饰),使老鼠们的觅食行动受到了阻碍, 猫趾高气昂地走了。
3.为新歌的画面,埋下伏笔。鼠妈妈:“哎呀呀,好痛!我可怜的孩子们被吓坏了吧?该死的野猫,眼睛要是再小点就不会发现我们了,看,这是被猫爪子抓的,要是猫的爪子再少一点,该多好啊!”
(二)。学习新歌曲《老鼠画猫》
1、初步感受旋律。
2、理解、熟悉歌词
⑴鼠妈妈:从歌词与画面中发现大野猫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眼睛要变得小小的,腿变得短短的,胡子要往上翘?┄┄(让他们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⑵鼠妈妈:那你们喜欢这样的猫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画这样的猫吧!要求:4人一组,根据音乐歌词,合作画猫。(音乐旋律起)
⑶边检查画面,边再次演唱歌曲
鼠妈妈:现在我要检查你们画的老鼠是不是我所喜欢的。共同用歌声检查自己的画。
⑷拿着自己的画,随乐一起表演唱
(三)、结束部分
一声猫叫——鼠妈妈:妈妈告诉你们我们梦想的猫是不存在的,真的猫还是要来的,我们还是悄悄搬家吧!(《小老鼠上灯台》的音乐声中结束)
教学反思
第一,幼儿理解、记忆歌词中巧妙地结合图片。
歌曲《老鼠画猫》歌词诙谐幽默、形象鲜明,幼儿感兴趣。这首歌歌词有一定的顺序性,但歌词之间没有鲜明的前后关系,幼儿易把歌词内容记颠倒。我根据歌词内容设计了一些小图片,如小老鼠、笔、小眼睛、小爪、短腿、翘胡子等。活动中我根据歌词依次出示小图片,引导幼儿边看边朗诵歌词。最巧妙的是把小老鼠的尾巴画成一个往上翘,来引导幼儿学习滑音,幼儿一看到便自然会把声音唱得像老鼠尾巴一样向上翘,立刻找到滑音的感觉。
第二,各个环节衔接自然、逐层递进,活动结构严谨、紧凑。
这首歌曲节奏较快,旋律起伏大,且有滑音、说唱形式等演唱技能的要求。能抓住重点,分解难度,层层深入。学唱歌曲环节中,我先引导幼儿自然地唱这首歌,再加入滑音的唱法,然后再指导幼儿运用说唱形式进行演唱,符合幼儿认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规律,又能适时调整幼儿的心理状态,不断激发幼儿新的学习欲望,将活动逐步推向**。
第三,方法得当,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歌唱教学比较枯燥,需反复练习。为避免这一弊端,我首先用游戏导入活动来吸引幼儿,产生愉悦激发兴趣,接着根据幼儿好奇的特点引出“怪猫”,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猫怪在哪儿,在看图和学唱环节中,我不急于告诉幼儿歌词内容和演唱方法,而是引导幼儿去观察、讨论、寻找,使本是外在的学习任务变成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需要。这样一来,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活动就真正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了。
不足: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体会到新颖有效的教学活动手段能有效地帮助幼儿增强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能力。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必须最大限度地体现音乐活动的独特魅力与优势,既要选择那些形象、生动、寓意含蓄、结构优美、幽默风趣的作品。教师必须以开放的、平等的、民主的、尊重幼儿的教育观念去选择方法、运用方法。
1、我的语言和动作如能更加夸张和显示歌曲的幽默就更好。2、在活动设计上应该更加严谨。3、活动的环节之间过渡自然,但是环节间的活动要更加紧扣,层层递进。
《纲要》中指出: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教育内容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等等。在音乐教育中我觉得以下三种教学方法和谐统一,才能真正地发挥幼儿的创造潜能。
23、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逛超市》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平时很喜欢买东西,因此逛超市是和幼儿生活密切联系的。这个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与生活相关的内容。设计这个活动想进一步激发幼儿学习汉语的兴趣。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用较标准的汉语表达自己想买的东西。
2、学习运用量词、形容词,能在情景活动中较准确地使用量词“双”。
3、积极参与故事学习,乐意和同伴进行故事中的对话学习。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
1、 学习运用量词、形容词。
2、 理解故事内容,能用较标准的汉语表达自己想买的东西。
活动准备
1、故事图片,一双手套、一双鞋、一双袜子、一双筷子的词语卡片及实物,小兔子、小猴、小羊、小狗、小马头饰。
2、《幼儿用书·语言》
3、录音机、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感知故事。
(1)教师:“我想要买手套、鞋,我还想吃水果。谁能告诉我,怎么办?”(幼儿:去超市购买。)
(2)教师:“一些小动物去逛超市了,我们看看它们买了什么?”
2、理解体验故事。
(1)教师边指图片,边讲述故事。
(2)请幼儿一边听故事录音,一边小声地跟着说故事。
3、情景表演故事。
幼儿分组戴头饰表演故事。
4、迁移故事经验。
教师:“说一说你去逛超市,最想买什么?”
教师:“你逛超市,要买东西,你会怎么和售货员说?”
故事:
小动物逛超市
大森林里,小兔子开了一家超市。小动物们听说小兔超市里有很多东西,就一起去逛超市。
小猴说:“你好!我想买一双筷子,请问多少钱?”
小狗说:“你好!我想买一双鞋子,请问多少钱?”
小羊说:“你好!我想买一双手套,请问多少钱?”
小马说:“你好!我想买一双袜子,请问多少钱?”
小动物们逛超市,买到了很多东西,它们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教学反思
这节活动课是大班语言故事活动《逛超市》
这节活动课选自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双语幼儿园,幼儿用书大班上册中的主题六。
幼儿平时很喜欢买东西,因此逛超市是和幼儿生活密切联系的。这个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与生活相关的内容。设计这个活动想进一步激发幼儿学习汉语的兴趣。
在上这个活动时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整体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24、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对称的翅膀》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在开展《昆虫》主题时本班幼儿对昆虫神奇的翅膀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特别是翅膀那美丽的花纹更是深深的吸引他们,于生我升成了一节艺术活动《对称的翅膀》。
活动目标
1、感知对称,了解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
2、掌握对称图画的绘画技巧。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和讨论昆虫翅膀特点。
难点:合理运用色彩表现翅膀的美
活动准备
昆虫教具、仅有一只翅膀的昆虫图片
活动过程
艺术活动:对称的翅膀
1、感知对称:
有翅膀的昆虫都有谁呀?昆虫的翅膀里藏着很大的秘密呢,想不想知道啊?好,请大家先听一个小故事:
春天来了,花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美丽的蝴蝶、蜜蜂、蜻蜓在花丛中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这 时,飘来一片乌云,下起了大雨,朋友们赶紧拍拍翅膀准备飞回家。忽然,大家一起叫起来:“我丢了一只翅膀,飞不起来了!”雨越下越大,这可怎么办呀?小朋友谁愿意帮他们找到另一只翅膀呢?
2、幼儿展示配好对的翅膀,并说明理由(颜色、形状、花纹)
3、小结:蝴蝶、蜜蜂、蜻蜓的翅膀以身体为中心线,他们左右两边大小、颜色、形状、花纹完全相同,并且可以重叠,这种形式叫对称。
4、欣赏对称图案
5、分组绘制对称图案。老师这还有好多的昆虫掉了翅膀,那么现在就请小朋友用手中的画笔为这些可怜的昆虫找到翅膀好不好?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昆虫”主题中的艺术活动,目标是让孩子感知对称,准确绘制对称图案。活动我以故事开头激发幼儿兴趣,并在故事中设计寻找翅膀的环节,让幼儿发现对称、感知对称,从而对对称有一个了解和认识。在活动后期以幼儿实际操作为主,为昆虫添画另一只翅膀,检验幼儿对于本节课对称概念的接受程度。实践证明,孩子们掌握得很好,从轮廓到图案到颜色,都能够遵循对称的手法去表现,并能从中寻找到生活中关于对称的事物,尝试用对称美去表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25、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泡泡》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在日常活动交谈中发现,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玩吹泡泡,看着那一个个在阳光下闪耀着五颜六色光彩的泡泡,总是特别的欢欣雀跃。“为什么泡泡水能吹出泡泡?”对泡泡水冒出泡泡时特别好奇、贪玩。为了满足幼儿求知欲,让幼儿能动手操作,使幼儿能在玩中学,学中乐,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尝试欲望。
活动目标
1、创设条件,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使幼儿产生愉快的情感。
2、通过操作活动了解泡泡水的制作方法,发展幼儿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泡泡水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安全并科学的方法制作泡泡水。
活动准备
1、泡泡水一瓶、吹管、用铁丝做成的各种形状的吹泡泡工具、毛巾若干。
2、胶水、洗洁精、洗手液、水大量,杯子、勺子、吹泡泡使用的工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吹泡泡与幼儿进入活动场地,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入课题。
二、观察、讨论活动:
1、提问:“谁做过泡泡水?”?(引出制作泡泡水的话题)
2、提问:你是怎样做泡泡水?泡泡水里面放有什么材料呢?
3、请幼儿上来上来尝试制作泡泡水,并吹一吹。
三、用科学配方制作泡泡水
1、认识制作材料:胶水、洗洁精、洗手液、水
2、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 2 2 4
3、认识比例:1: 2: 2: 4
4、出示字卡放在相应的数字下面: 1: 2: 2: 4
胶 洗 洗 水
水 手 洁
液 精
5、教师示范制作泡泡水:
制作泡泡水的科学方法:1份胶水、2份洗手液、2份洗洁精、4份水(一勺为一份) 搅匀,教师吹泡泡给幼儿看。
师:在我们生活很多地方需要使用到科学配方,像煮菜,盐放多了就会咸,放少就会没味道。
师:为什么老师吹的泡泡又大又不容易破?(因为洗洁精、洗手液有制泡剂,可以产生泡沫,胶水可以保持水分,防止水分的蒸发。)
四、幼儿操作:运用科学配方制作泡泡水
五、给不同形状的工具给幼儿观察,说一说,三角形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请幼儿选择工具来吹泡泡,并观察泡泡的形状。(提醒幼儿不要把泡泡水沾到嘴里)。
六、结束活动:组织幼儿吹泡泡。
教学反思
活动组织成功与否,与活动中各环节的设计,活动语言的组织,以及对小朋友的反馈的预测等要素有关。因此,老师要准确把握好活动过程,需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尽管如此,即使有了足够充分的准备,也不会一次就把活动组织的完美无缺。事实上,组织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实验的过程,挖掘、发现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使小朋友和老师都受益,使活动迈向更成熟的一步。我在第一次试上《有趣的泡泡画》一活动时,发现有几个能力较差的幼儿在吹泡泡时有倒吸的现象,这就告诉我们在备课时对幼儿可能要发生的现象都要考虑进去,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同时也告戒我们在幼儿的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幼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因此,我们要把握好一个活动,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我想,它需要我们不停的去推敲、去揣摩、去实验,也许每次的结果并不是如你所愿,但就在一次次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总结了经验,获得了提高,这便是最大的收获!
26、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小白兔》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这是一首快乐的儿歌,学生在和教师互动中,体现小白兔的可爱,从中小朋友们也了解了小白兔的生活习性和样子。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读懂儿歌,知道小白兔的生活习性和样子。
2、能力目标:在歌舞中培养了学习兴趣。
3、情感目标:小朋友们更加热爱生活及小动物。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主动性。
活动准备
大屏幕 头饰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小朋友们都喜欢什么小动物呀!老师呀前一天布置了这个作业,把你喜欢的小动物做成头饰拿来,谁能告诉我你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进行描述(学生拿头饰进行描述)。
二、幼儿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后并把喜欢的头饰戴上,老师也把自己喜欢的头饰拿出来,并问学生谁和老师的一样(小白兔)。
三、①大屏幕出示小白兔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的样子,学生描述后老师在小白兔图片旁出示儿歌并带小朋友读。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
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②分组读、男女生分读、拍手读。
③熟读后教师带大家领跳这首儿歌(把教师准备的小白兔头饰发给小朋友戴上)。
四、小结:我们要爱护我们身边所有的小动物和它们做朋友好吗?
五、活动延伸:把这首儿歌教给家长。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活动课,学生了解了小白兔的生活习性和样子,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学生对活动课产生了浓厚的兴。另外课堂上我及时的运用了评价性的语言孩子们热情非常高。由于本节课时间有限对于其它的小动物展示的少,以后我会多给孩子们提供这样的平台让他们尽情展示。
27、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毕业诗》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说明:
《毕业诗》,描述的是孩子们毕业时的真切想法。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我和孩子们一起回忆以前的美好时光,感受孩子们那纯真而又细腻的情感,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动着;而且,我还意外地发现,利用这个活动还能对孩子进行团结友爱的教育。
活动目标:
1、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激发幼儿对老师、幼儿园的留恋之情。
2、培养幼儿的记忆力、口语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习朗诵。
4、丰富词汇:毕业。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物质——录音机、自录诗歌磁带;幼儿园园景图片,电脑、电视
知识——回忆在园生活学习的情景
重难点分析:
重点——引导幼儿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初步学习朗诵
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导入谈话:你准备去哪个学校上学?
二、展开
1、 师:你在小学会做些什么呢?请小朋友听老师朗诵一首诗歌,名字叫《毕业诗》
教师有表情地朗诵诗歌的第一段
师:再过几天,小朋友就要进小学,做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写字多么神气!
2、 回忆在幼儿园的三年中,能说一说对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吗?打示幼儿园园景的图片,小朋友游戏的图片等 提示幼儿可以说一说A、在上幼儿园时不会做的事上幼儿园以后学会了; B、在幼儿园最快乐的事。。。。。。
3、 我们一起听一听诗歌中是怎么说的?
欣赏诗歌的第二段
刚才诗歌中说的和你想的一样吗?
师:小朋友刚来幼儿园的时候什么也不会,现在呢学会了自己上厕所、洗手、吃饭、唱歌、画画、跳舞、讲故事,有的小朋友还参加了美术比赛、故事大王比赛、跳舞。。。。。。还荣获到了各种奖励
4、 你们获得的成绩和幼儿园老师的教育是分不开的,那你想给老师说些什么呢?
引导
幼儿大胆说自己的心里话
欣赏诗歌的第三段
5、 我们一起完整地欣赏一遍诗歌《毕业诗》
可让幼儿和老师一起朗诵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之前,我播放了一段“大学生毕业”的录象。当孩子们看到大哥哥、大姐姐们依依不舍地分离时,他们的表情变得严肃了,似乎想到了自己即将面临的毕业。就在这样的情感背景下,我示范朗诵《毕业诗》,孩子们若有所思地听着。
第一遍朗诵结束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幼儿园有什么愉快欢笑的事情让你特别难忘?”孩子们将小班、中班以及大班的大大小小的活动,都描述得清清楚楚的。我真的好感动,原来以前的一些辛苦真的没有白费,那些过去的事情都已经成为孩子们脑海中的美好回忆。
接着,我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即将离别,你们有什么话要对老师和同伴说?”孩子们说的最多的就是“舍不得”,虽然显得有些单一,却是最真、最深的情感流露。我又一次被感动了,感觉鼻子酸酸的。可我不希望孩子们的记忆里会有我落泪的样子,我便开始转移话题。
我说:“其实,毕业了也还是可以联系的。想老师和好朋友的时候,可以打电话。不过,老师有个建议,我们很快就会毕业跟自己的好朋友分开,所以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希望你们能更团结、更友爱,多做一些让好朋友开心的事情。
毕业以后,大家就会永远的想着你,还会牢牢地记住你。”听了我的话之后,孩子们主动地相互拥抱。我仿佛看到了孩子们的情感火花在激烈的碰撞着,真是太感人了。
28、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分房子》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说明:
每一个幼儿对于生活的周围环境有着十分浓厚的探索兴趣,尤其对于动物世界充满了好奇。可爱的小猫、机灵的小狗,憨厚的乌龟等,在幼儿的眼中都是非常的可爱,是他们童话世界中的人物,也是孩子们生活世界中的一部分。
教学目标:
1、学习故事,了解情节,明确动物分房子的要求,通过给动物分房。
2、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及思维力。
3、通过学习,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教学准备:
木偶表演、幻灯片、人手一套分房图片、固体胶、一幼儿表演虎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由虎王入场,激发幼儿兴趣。
师:哟,谁到我们班上来了,是虎王,虎王,你到我们班上来有什么事吗?
虎王:嗨,我近来碰到一个难题,我们大森林里造了二栋楼房,一栋是红颜色的三层楼,一栋是黄颜色的三层楼,有六个动物参加分房,可是在分房的时候,它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弄得我没有主意,只好请你们小朋友来帮忙,想请你们帮我想出一个合理的分房办法。小朋友,你们愿意帮我想办法吗?
师:小朋友都愿意帮虎王想办法,现在我们一起看看有哪六个动物参加分房,它们向虎王提出了哪些要求。
二、引导幼儿观看木偶表演《分房子》。
看完后提问:有哪六个动物参加分房的?(个别回答)
师:它们向虎王提出了许多要求,老师听清楚了,讲给你们听听,看我讲得对不对,不对的地方请小朋友帮助我,好吗?
三、老师边操作幻灯,边讲述动物提的要求,加深对主要内容的印象。
四、边提问边操作幻灯,进一步帮助幼儿明确动物提出的分房要求。
提问:
1、 首先是谁提出的要求?老鼠提了什么要求?
从老鼠年轻、灵活,上下楼梯很方便这句放你认为老鼠适合住几楼?
从老鼠提的另一个要求不愿和猫住在一起,猫听了怎样骂老鼠的?猫和老鼠都不愿住在一起,现在老鼠住在红颜色的房子里了,那猫应该住在什么颜色的房子里?
2、 老鼠和猫提完后,是谁提的要求?大象提了什么要求?从大象很重会把楼房压垮的这句话中,你认为大象住几楼合适?但是大象也不愿意和老鼠住在一起,你们想想大象住什么样的房子合适呢?(集体扮演大象,学大象的语言)学说句子。
3、 公鸡提了什么要求?
如果公鸡住在红房子里,那狐狸应该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呢?
4、 最后一个是谁提出的要求?乌龟提了什么要求?
从乌龟说的话里你认为乌龟住在几楼比较合适?
五、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回想动物提的要求,使幼儿形成完整的印象。
六、幼儿动手分房子,向虎王汇报分房结果。
1、 提供操作材料,幼儿动手分房
2、 互相交流分房结果
3、 讲评分房结果
4、 向虎王汇报分房结果,鼓励幼儿提出各种合理的分房方案
七、结束:小朋友帮虎王想出了合理的分房办法,虎五高兴得和幼儿一起跳舞,然后虎王去森林给动物们分房子。幼儿送虎王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分房子》即让孩子们孩子了解大自然中不同动物的存在,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同时,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各种动物生存之间简单的关系。故事以森林中的动物住新房为线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而老虎大王不能够很好的满足他们的需要,希望得到小朋友的帮助而展开。本次活动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通过这些活动,使小朋友更进一步的认识了各种动物。
活动以《纲要》为指导,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直观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主要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让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说说会有哪些不同的动物需要分房子,而动物的出现,是通过不同节奏的音乐让孩子请出来。第二环节,通过故事引出活动的主题,动物们该住哪一间房子里,他们有什么样要求,从而激发他们帮助动物分房子的兴趣。
故事的发展是让幼儿去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很好的依托。第三环节是活动的延伸,另外不同动物的动物需要分房子,应该怎么办,让孩子根据动物的特点,再一次展开思考,望孩子多关注关心动物,让孩子继续有探索的机会,让本次活动在区域活动中有体现。
本次活动整合了语言、常识等方面的知识,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大胆交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和成功者。
29、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有趣的剪纸》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意图:
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为了让幼儿了解剪纸的艺术美,发扬了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了幼儿的民族自豪感,所以开展了此次活动《有趣的剪纸》。培养幼儿的剪纸兴趣,锻炼幼儿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心,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对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力,了解民俗风情。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剪纸对称的特点。
2、初步尝试剪纸,提高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对剪纸艺术的兴趣。
3、体验中国民间艺术的乐趣,提高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兴趣和喜爱。
4、体验剪出作品的成功与快乐。
5、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窗花成品。
2、剪刀、彩纸、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 欣赏、讨论。
1、 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个我们中国民间艺术给大家,我手里的这个是什么,你们知道吗?看到过吗?
教师:这是我们中国的剪纸艺术,我手里拿的是窗花。窗花是我国所特有的民间艺术作品,人们总是在过年时或遇到喜庆的日子的时候剪窗花贴在窗户上。
2、 这个窗花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有人看出来它有什么秘密吗?
教师:原来有的地方左边和右边是一样的,有的地方上面和下面是一样的,那么我们把左边右边一样的图案叫做左右对称,那么上面下面一样的图案,就叫做上下对称。
3、 那么对称的图案要怎样才能剪出来呢?谁来说说看?
二、 教师演示
1、 演示剪纸步骤
教师:将纸对折再对折,在三角形的每条边上都画上一个不同的形状,沿着轮廓剪,最后打开,美丽的窗花就完成了。
三、 幼儿操作
幼儿操作时,要注意幼儿别把中心线剪断,对于能力强的幼儿可以进行提升、鼓励多种对折方法,剪出不同的图案。
四、 展示欣赏
把幼儿作品贴在窗上共同欣赏。
活动延伸
1、在手工区提供彩纸和剪刀,鼓励幼儿继续尝试运用不同对折方法剪出不同的对称图案的美丽窗花。
2、进一步学习对称剪纸的方法,激发对中国传统剪纸活动的兴趣。
活动反思:
幼儿通过活动的学习品尝到成功的体验和乐趣。活动气氛活跃,幼儿的参与度高,教学效果显著,充分发挥了剪纸教学特有的魅力,激发了幼儿学习剪纸艺术的兴趣,使幼儿在实际生活中领悟到中国民间艺术的独特价值。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评价过程中,取长补短,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创作热情,对于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有很大的好处。鼓励每个幼儿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剪纸艺术的兴趣和能力。让幼儿了解体验中国民间文化的设计与创作,培养了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的热爱和尊重。同时弘扬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并进行教育。
30、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望远镜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意图:
使幼儿对望远镜的基本结构有一个较深刻的了解,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活动目标:
1、感知望远镜的基本构造,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影像变化。
2、感知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不同,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应用。
3、通过制作望远镜,锻炼幼儿的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
4、通过实验和制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采用的科学方法:
提问法、探索发现法、讨论法。
幼儿材料:
望远镜展开图、凸透镜、凹透镜
教师材料:
同上
实验步骤:
1、如图将卡片抠下
2、如图将有线处折叠
3、如图将凸透镜凹透镜粘贴
4、如图将卡片粘贴,观察现象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水吗?我们来玩几种新的关于水的游戏,好吗?
2、讲解玩水游戏方法
(1)用滴管滴一滴水在画报纸的一个字上,透过水滴看字有什么变化?
(2)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画报纸上的字有什么变化?
(3)把装水的玻璃透明碟放在有字的画报纸上,观察纸上的字有什么变化?
3、幼儿进行玩水游戏。
4、幼儿交流在游戏过程中的发现及问题。(凸透镜看物体,物体变大。凹透镜看物体,物体变小。)
(二)活动进行中
1、材料探索
认识凸透镜
(1)首先请幼儿观察感受凸透镜的特点,摸一摸,说一说,凸透镜是什么样子的。
(2)提问:你们知道凸透镜有什么作用吗?
(3)用凸透镜观察书上的字体,请幼儿观察现象,并说一说凸透镜的特点:凸透镜可以形成放大的像。认识凹透镜
(1)首先请幼儿观察感受凸透镜的特点,摸一摸,说一说,凹透镜是什么样子的?跟凸透镜有什么不同?
(2)提问:你们知道凹透镜有什么作用吗?
(3)用凸透镜观察书上的字体,请幼儿观察现象,并说一说凸透镜的特点:凹透镜可以形成缩小的像。
(4)引导幼儿说一说,怎样用望远镜展开图制作望远镜的镜筒。
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指导幼儿操作。
3、总结: 联系生活,认识望远镜的用途,
(三)互动课堂
水滴和放大镜可以把莱克放大。
(四)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教师提问并进行作品展评
1、总结: 望远镜是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做成的。
2、提问:书中科学知多少部分,
3、作品展评:比比谁的望远镜看的最清楚。
(五)总结延伸
谈话: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望远镜呢?
(六)撕页、成品、袋子带回家。
活动反思:
联系幼儿生活实际。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在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关注幼儿的需求、兴趣、经验,引导幼儿科学探究,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使科学教育生活化,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有效的、重要的,也是科学的途径和方法。
31、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感恩的心》教案(附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意图: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教育应该从孩子抓起。作为即将毕业的大班孩子,想通过此次社会活动:《感恩的心》,借助《口渴的蚂蚁》这样一个故事情节,体验小蚂蚁期盼、惊喜、感恩的心情。然后在表达交流中,将教学的重心回归到幼儿的生活,并以制作感恩卡的形式,引导幼儿体会别人对自己的爱,同时,也要教育幼儿学会把自己的爱积极的反馈给别人。希望通过《感恩的心》这样一个活动载体,让纸趣艺术之花在孩子心中开放的更加绚丽多彩。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和谈话,体会她人对你的帮助,并运用自己的方式回馈别人对你的爱。
2、初步培养感激之情、感恩之心。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通过制作感恩卡等活动表达老师给予他们的爱。
难点:让幼儿学会感恩,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及人有感恩的心。
活动准备:
1、音乐:感恩的心。
2、彩色卡纸、黑笔、固体膏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故事《口渴的蚂蚁》
讨论:听完故事后你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小蚂蚁口渴了,谁帮助了它?小女孩遇到了什么困难?小蚂蚁又是怎么帮助她的?
二、迁移经验,说说自己生活中被关心、被帮助的情景。
1、幼儿回忆自己生活中被关心、被帮助的情景。
2、进一步感受成人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
(1)家中:妈妈洗衣服、爸爸拖地、爷爷喂饭。
(2)幼儿园:老师教本领、阿姨做饭
(3)社会:清洁工扫地、警察指挥交通·······
三、探讨交流感恩的方法,制作感恩卡,送给辛勤培育你的老师。(播放感恩的心音乐)
1、设计感恩卡。
2 、制作感恩卡
3 、赠送感恩卡。
活动反思:
首先作为一堂社会领域的纸趣研讨课,要充分激发和调动幼儿情感方面的东西。活动第一个环节,故事的讲述要合理,顺畅,图片的出示容易打乱孩子们的倾听,导致故事缺乏了完整性,不利于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也就难于让幼儿产生情感的共鸣。而要让幼儿去理解:蚂蚁为什么会帮助小姑娘。在第二个环节中,让幼儿说说自己生活中被关心被照顾的感觉,要运用多种方式,例图片的方式去引导幼儿去感受,可能会更恰当些。借此唤醒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在活动中,还要让孩子们充分去联系生活实际,例你在幼儿园过的幸福吗?为什么过的这样幸福快乐。在制作感恩卡时,要有目的的进行设计,这是让幼儿通过制作感恩卡这样一个媒介,来表达自己情绪情感的一种方式。同时可以引导幼儿说说画画。教师的示范一定要有主题和明确的目标。制作表达很重要,但情感的表达是关键。最后环节,让孩子将感恩卡不仅仅局限于是送给在座的老师,而应该是你最想感恩的人,然后将活动推向高潮。
32、大班主题活动教案:《相亲相爱》教案(附教学反思)
教学意图:
有这样一句话:“艺术来源于生活”,因此这次音乐活动设计是以幼儿的实际生活为前提,在歌唱活动中,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开展了此次活动《相亲相爱》。目的是为幼儿创造学性学习,提供更多的时间、空间。充分挖掘幼儿的潜能,力求让幼儿在自己的探索中学习歌曲,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幼儿在主动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和谐发展。
教学目标:
1.在已学会舞蹈动作的基础上,学习用乐器为《相亲相爱》伴奏。
2.讨论A段配器,并探索B段的演奏方式。
3.和同伴一起演奏,感受集体演奏乐器的乐趣。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1.学会舞蹈《相亲相爱》
2.打击乐器:铃鼓、响铃、沙球。
教学过程:
一、以舞蹈《相亲相爱》导入活动。
1.用《相亲相亲》舞蹈表示对客人老师的欢迎。
二、打击乐《相亲相爱》
1.熟悉节奏型
(1)播放音乐请幼儿跟着教师一起探索并拍出A段相应的节奏型。
(2)集体拍A段节奏型1-2遍,并讨论配器方案。
2.探索B段演奏方式
(1)与幼儿讨论如何用乐器沙球进行表演。
(2)看指挥进行演奏B段音乐。
3.乐器演奏
(1)完整随音乐进行演奏,要求幼儿眼睛看指挥。
(2)交换乐器进行演奏。
三、邀请客人老师一起表演
分享愉悦的情绪和集体奏乐的乐趣。
教学反思:
从活动效果来说,在活动中孩子们情绪高涨、兴犹未尽,观察、记忆、表达、合作、创新等多种能力得到了锻炼与培养,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借助音乐这一个载体,促进幼儿的认知,情感,能力,个性等方面的发展,而且音乐应该是幼儿表现自我,表现思想情感的一种活动形式,在幼儿的眼中到处都有音乐,音乐活动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特别是根据音乐的即兴创编表演也是他们展示自我的一个部分,更能表现出他们积极向上的思想和对外部世界的一种认识,我们应重视孩子们在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过程中所体现到快乐,而不能注重他们到底跳的是什么,一节音乐课他们学到了什么,满足他们学习的需要,让幼儿自由自主的去创造,对培养孩子们健康的个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足之处;
评价语言缺乏激励性,评价语言单调、过于重复,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
活动应该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游刃有余地进行,这就需要教师有更高的教学水平,灵活多变的机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努力,不断探索,不断反思,让自己在课改的征途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33、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月亮船》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月亮船》是大班主题《我是中国人》中的一个精彩奇妙的故事,把蒲公英坐在月亮船上所见的祖国秀丽山河,通过与仙女的对话,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四个世界之最,将知识的传授转变为艺术感受,让幼儿体会到祖国的伟大,产生自豪感,故事具有一定的常识性。
活动目标
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我国的世界之最,并能用语言表述。
2、了解祖国秀丽山河,激发幼儿的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让幼儿了解我国的这四个世界之最,并用语言进行表述。
活动难点:注重爱国情感的激发。
活动准备
1、幼儿图画书《月亮船》;
2、哭泣的蒲公英图片一张;
3、四个世界之最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蒲公英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蒲公英哭泣的图片。
提问:这是谁?他怎么了?蒲公英为什么哭呢?教师引导幼儿自主猜测。
2、那让我们一起听故事《月亮船》吧。
二、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听故事录音,完整欣赏一遍故事。
问题:蒲公英为什么哭了?蒲公英看见了什么?蒲公英的家在哪里?
2、幼儿回答后教师归纳,然后集体学说:我的家在世界的东方,那儿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洋,那儿有最高的山,那儿有最大的广场,那儿有最长的城墙。
3、仙女告诉蒲公英什么了?
通过讨论,让幼儿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最大的广场是天安门广场,最长的城墙是长城。(教师相应贴上四大世界之最的图片)。
4、听故事录音,完整欣赏故事。
鼓励幼儿跟学蒲公英和仙女的对话部分,强化幼儿对中国几个重要特征的认识。
三、感受祖国真伟大
1、问题:小朋友,蒲公英的家在中国,那你们的家在哪里呢?(中国)
2、我们的祖国出来蒲公英刚刚提到的那些地方外,还有很多漂亮的地方,小朋友你去过哪里呢?知道哪里呢?说出来给大家听听吧。
幼儿自由发言加深幼儿对祖国美丽风景的印象,激发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教师把幼儿图画书《月亮船》分给幼儿,幼儿看着书本,跟着故事录音学讲故事。
教学反思
一、设置悬念,激发学习欲望
在活动一开始,我出示蒲公英图片,设置情境,猜测蒲公英为什么哭了,感受到蒲公英伤心难过的心情,让幼儿不由自主地替蒲公英担心,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激发幼儿帮助蒲公英的愿望。悬念的讨论,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同时激发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把孩子引入积极思考的氛围中。
二、尊重幼儿,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整个活动中,我采用的是一种视、听、讲结合的方法,引导幼儿理清故事脉络,理解故事内容。注重提问的启发性、开放性与各问题彼此之间的衔接,对于孩子的回应给予积极的应答,及时整理幼儿的回答予以适当地提升,组织幼儿讨论、与教师交流,帮助幼儿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小朋友们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愿意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
活动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蒲公英迷了路,急得哭了起来。”一开始我没有注意到这一情感要素,只是一带而过。其实,我们可以让孩子结合自己的经验,换位思考,如果你迷路了,你心里会怎样?自然而然地让幼儿体验到迷路的那种害怕、紧张、难过的心情,进而感受到蒲公英的无助和伤心,然后再自然地导入接下来的故事。在最后环节,让幼儿说说自己祖国有什么美丽景色,孩子们经验不足,回应很平淡,只有几个孩子知道一些景点。如果改为请孩子们谈谈自己家乡有哪些美景,对他们而言,家乡才是熟悉的,贴近他们生活,应该选择幼儿会说,有话说的话题。以上是我对这个教学活动的理解、分析与做法,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34、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健康歌》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本班儿童五岁了,有少数只有四岁。他们对自己身体各部位基本都已经知道名称了,但是还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也没有特别去关注它们,还不知道利用它们能玩出什么好玩的游戏或动作。通过《健康歌》这只活泼有趣的歌舞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多做运动能强身健体,同时创造给他们动手动脚动脑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对生活的热爱,还能培养他们健康积极的心态。
活动目标
1. 感知舞蹈(运动)带来的乐趣,培养热爱运动的好习惯。
2. 知道运动、健康的生活习惯对自身健康的重要作用。
3. 培养与小伙伴快乐合作、学习、做游戏的交往能力、好品质。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重点难点
1. 能感知运动、健康的生活习惯对自身健康的重要作用。
2. 能与小伙伴快乐合作、学习、做游戏。
活动准备
教师对《健康歌》歌舞的熟知。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方向的复习:左、右。
2、身体各部位的熟知:头发、 肩膀、 膝盖 、脚。
3、韵律活动《头发 肩膀 膝盖 脚》。
二、探索新知
1、认识脖子、屁股。
2、请学生说说哪些生活习惯对身体有好处。
3、教师引导幼儿回答。
三、歌舞教学
1、教师先一边演唱一遍把舞蹈动作(第一节)完整的展现给幼儿(2-3遍)。
2、教师引导幼儿跟着歌舞。
3、幼儿尝试展示。
4、第二小节、第三小节与第一小节步骤一致。
5、教师带领幼儿表演完整这支歌舞,直至他们对动作相对熟知。
四、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
1.考虑幼儿的年龄个特征,决定上这一课时本以为会很有困难的,因为他们才四五岁,因为这个班有五六十人那么多,因为教室活动空间实在太小太小。我又怕他们会觉得难而不喜欢跟我学、不愿跳。。。后来我发现,这一切的顾虑都属多余。他们非常的喜欢这个运动,而且我在实施教学的时候也没有想象中的困难,反而特别轻松。他们很快就学会的唱和跳这支歌舞,而且兴致非常高,全班幼儿都表现得从未有过的认真。
2.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对幼儿的鼓励。不管他们跳得怎么样,他们都用心来学了,所以,我都表扬他们干得棒,鼓励他们做得更棒。我自认为这个是必须的、是正确的做法。我相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3. 有一点很需要改进和提高。就是对歌舞的熟知。特别是对舞蹈动作,需要教师备课时更加熟练。
35、大班美术活动教案:《新年贺卡》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期末到了,离春节也越不越近了,我组织幼儿进行一次手工制作《新年贺卡》,让他们可以通过自己制作贺卡,送给喜欢的人,感受春节的气息。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贺卡,了解贺卡的用途。
2.通过赠送同卡,学习使用祝福语。
3.尝试创造性地设计、制作贺年卡。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重点难点
尝试创造性地设计、制作贺年卡。
活动准备
投影仪、电脑、录音机、歌曲《过新年咚咚呛》、制作背景音乐、卡纸、各种图片
活动过程
一、进场音乐
播放《过新年咚咚呛》,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拍手进教室。
二、谈话导入
1.教师:小朋友,看一看,我们的教室漂亮吗?(漂亮)哪里漂亮?(挂有灯笼、鞭炮)
2.教师:听到刚才的音乐,你们开不开心?(开心)为什么?(快过年了)
新年快到了,我们会收到很多的礼物。今天,覃老师就收到了好朋友送来的一张新年贺卡。你们想不想看一看?(想)请你们坐到自己的小椅子上,我请你们一起看好不好?
三、欣赏自制卡片
1.这是我的好朋友自己制作的新年贺卡,她祝我新年快乐,天天开心!你们觉得这张贺卡怎么样?(漂亮)哪里漂亮?请2名幼儿上来说说哪里漂亮。
教师小结:我也觉得这张贺卡漂亮,远处有一座漂亮的房子,房子前面有一个雪人和一颗圣诞树。天空中还飘着雪。贺卡的周围还有漂亮的花边。除了这一张贺卡,我还收到了很多漂亮的贺卡,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四、播放幻灯片,幼儿一起欣赏贺卡图片。
教师:你最喜欢哪一张贺卡?为什么?(漂亮)哪里漂亮?(请2名幼儿上来说一说)
教师小结:在贺卡的中间有漂亮的图案,旁边有***,四周还有花边。真漂亮,我也喜欢!我也想制作一张新年贺卡,送给我的好朋友,祝她新年快乐,工作顺利!怎样才能制作出漂亮的贺卡呢?
五、教师示范
教师边操作边讲解(我们先拿出卡纸做贺卡的底,我选了两个小朋友贴在卡纸的中间,希望他们给我的好朋友送去新年的祝福。在娃娃的两边,我贴上两串鞭炮,再拿出小苹果贴在卡纸的四周,作它的花边,这样我的新年贺卡就做好了。你们看漂亮吗?)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张漂亮的新年贺卡送给你喜欢的人?(想)
六、幼儿制作贺卡
1.教师:老师给你们准备好了制作贺卡的材料,中间的大盘子里装有各种各样的卡纸,旁边的小碟子里有装有各种漂亮的图案。待会小朋友可以自己选择材料,制作漂亮的贺卡。材料的背面有双面胶,你只要撕开就可以贴了。撕下的废纸请小朋友丢到中间的塑料盆里。做好贺卡后,你可以带上你的贺卡,去和客人老师一起欣赏,告诉她们你是怎样制作贺卡的,好不好?(好)教师:请小朋友轻轻的抱起小椅子围桌制作贺卡。
2.教师指导幼儿制作贺卡。
3.大部分幼儿做好后教师:小朋友制作的贺卡真漂亮,请小朋友拿来给覃老师看一看,好不好!幼儿拿上来后(哇!小朋友真能干,每个人制作的贺卡都很漂亮!现在请你们举起你的贺卡,一起给后面的老师欣赏一下,并祝她们她们新年快乐,好吗?)教师与幼儿一起大声说:祝老师新年快乐!跟客人老师再见!
教学反思
我组织的是一节中班艺术活动《新年贺卡》,选自幼儿园主题式课程中班秋学期。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三个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贺卡,了解贺卡的用途。
2.学习使用祝福语。
3.尝试创造性地设计、制作贺年卡。
为完成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导入活动、欣赏贺卡、教师示范制作、幼儿制作贺卡、欣赏贺卡、送祝福。在第一个环节中,我利用情境教学法,以情景导入,让幼儿感受到新年的气氛。第二个环节中,我能够积极的用语言引导幼儿欣赏贺卡,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让幼儿初步认识贺年卡,知道贺年卡的意义,并产生一种美感。第三、四个环节里,我给幼儿示范操作后,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创意制作,并鼓励他们做好后拿去和客人老师分享,让孩子劳动后,学会与他人一起分享快乐。
教学目标和要求都在幼儿愉快的活动中完成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在每一个环节里,我没有充分地给幼儿表达的机会,还有很多的幼儿想说,但是没有给他们说的机会,而是通过自己总结打断幼儿。第二个环节中,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没有关注到个别幼儿,如有个小朋友举手,我没有请他回答,在设置提问时,有些语言还不够简练幼儿化。
总之,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我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存在的不足之出,希望各位领导、老师能够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使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得到不断的提高。
36、大班健康活动教案:《好玩的报纸》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东西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报纸就是其中的一种。利用一切可用的废旧材料,为孩子提供活动的机会, 充分体现“一物多玩”理念,把科学教学活动中所学的知识经验融合到体育活动的游戏中,达到幼儿教育的综合化。
活动目标:
1、掌握跳、钻、爬、追逐跑等技能,发展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在报纸上探索各种玩法,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和探索能力,体验集体活动与创造的快乐。
3、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4、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5、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活动准备:
1、旧报纸若干张,小海龟头饰。
2、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
(1)幼儿散点式队形在教师的带领下听音乐做健身操。
2、尝试活动
(1)讨论怎样玩报纸?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2)自由探索玩法:幼儿可一人玩,也可几个人合作着玩,引导幼儿探索多种玩法。
(3)鼓励幼儿相互示范并学习各种玩报纸的方法。如单脚或双脚在报纸上跳,跨过报纸练跳远,横躺在报纸上滚动等等。
3、结伴玩
幼儿结伴展示不同的玩法,教师对幼儿创造的方法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1)练习轻轻落地跳
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用单脚或双脚在报纸上跳,不把报纸弄破,幼儿自主练习,教师重点指导能力差的幼儿轻轻落地跳。
(2)练习跳远
将大报纸对半折后平铺在地,请练得好的幼儿示范,可随意调节距离,幼儿分散练习,教师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尽量跳得远些。
(3)练习钻“山洞”
指导部分幼儿把大报纸连起来高举过头,变成一座“山洞”,其余幼儿玩钻“山洞”的游戏。
(4)练习爬行
指导幼儿把大报纸一张连一张平铺在地上,请一名幼儿示范,比膝跪在报纸上向前爬行,小心不能弄破报纸。幼儿分散练习,教师及时鼓励有进步的幼儿。
4、集体游戏:“快乐岛”
方法:请两个小朋友组合成一对海龟朋友,拿一张旧报纸。教师把旧报纸比作海水里的快乐岛。音乐响起,海龟围着快乐岛游水。音乐停下时,两人同时站在快乐岛上,相互拥抱,保持身体平衡。音乐响,幼儿离开快乐岛去游泳,音乐停,幼儿将报纸对折一次,再相互拥抱,站在快乐岛上。音乐停一次,报纸对折一次,报纸面积越来越小,鼓励幼儿相互合作,使自己依然能站在报纸上保持身体平衡。
5、放松运动:
(1)听音乐坐在报纸上,闭眼睛深呼吸,想像自己坐在船上,在平静的大海上飘荡。
(2)收拾好报纸。
活动反思:
《好玩的报纸》是一节有趣的科学活动,通过活动,让小朋友大胆尝试报纸的玩法,体验乐趣。
1、废报纸的玩法对孩子来说是比较新鲜的,所以整个活动中,孩子一直处于一个动的过程,情绪高涨,所以为了更好的完成活动目标,将玩报纸与游戏活动巧妙结合,让孩子“玩有所值”。
2、孩子们已经探索出了报纸的多种玩法,可以继续进行延伸活动,让孩子们进行报纸玩具制作,从而擦出他们创新的新火花。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小朋友的参与性很高,举手回答问题也很积极,在前面的活动中,基本完成目标。
37、大班健康活动教案:《小能手》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不像他们的父母那样,小时候家里孩子多,条件差,许多孩子都在做家务,有的甚至从早忙到晚,可现如今,现在的孩子家里条件好,父母都宠着孩子,将来的竞争十分激烈,孩子需要很高的文化知识才能在将来处于不败之地,所以,根据这一特点开展了此次活动《小能手》。通过活动锻炼孩子的劳动意识。“擦地板”实质上就是四肢支撑和向前推的动作,活动以海绵代替生活中的抹布,引导幼儿充分感受推的动作,锻炼四脚力量及身体的协调能力。
活动目标:
1.练习推的基本动作,锻炼上肢与下肢的力量,加强幼儿的肢体的协调能力。
2.遵守游戏规则,增强竞争意识。
3.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体验擦地板的乐趣。
4.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5.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块海绵。
2.长板凳和拱形门。
重难点:
能运用学到的操作要领学习拖地板,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在教师引导下做身体各个部位的动作。
二、探索擦地板的方法:
1.游戏:
2.探索不同擦地板的方法。
3.幼儿展示自己擦地板的方法与同伴分享。
4.探索符合生活擦地板的方法。
5.与 同伴分享。
三、障碍物下擦地板:
1.从拱形门下擦过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眼睛看前方)
2.从不同高度的长板凳下擦过去,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放松活动:
1.游戏:海绵摆高楼。(收拾海面)
2.听音乐做放松动作。
五、结束活动
1、地板擦完后,把移开的物品按原来的摆设放置好。
2、把工具清洗干净放回远处,把海绵放在有日照或通风的地方晒干或晾干,否则会滋生细菌,不利于健康卫生。
活动反思:
活动在前期的初步感受中,小朋友兴趣非常高,本活动挖掘擦的多种方法,在探索与尝试中,使我们的身体得到更好的锻炼与提高。
在二十一世纪的信息时代里,社会所需的人才已不是墨守陈规、守株待兔之人,而是能举一反三,具有创新思维的人。而社会上的事物都是随时变换、更新的,需要我们幼儿去不断辨别、选择。《纲要》中的健康要求也不仅仅只是注重发展幼儿的动作技能,而是要“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因此在活动中我不但强调幼儿对动作的创造性,还让幼儿在较自由的环境中自主选择游戏。使幼儿在操作中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让幼儿对一些未知的、没发现的事物规律进行探索,并通过合作形成团队精神,这就是科学教育。也强调规则,不把愉快教育当成一种目的。因为孩子到了小学、社会中,他们必须得遵照一定的要求和规则去做。
在劳动中获得情感体验,在劳动中培养合作探究精神。正确掌握拖地板的操作要领。明确地板清洁是家庭卫生的重要标志,懂得只有家人共同努力,才能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38、大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老狼》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音乐是情感的形式,音乐以心灵的律动美化情感。自然而纯真的心灵最容易被音乐唤起,跟随着音乐舞之蹈之。对于幼儿来说音乐所能带来愉悦心情甚于其他的艺术。以音乐欣赏来启迪儿童的心灵、智慧和思维,不仅是对幼儿艺术素质的培养,更是达到其全面发展的捷径。抓住这一点,结合幼儿喜爱的游戏,音乐游戏的对幼儿的影响也就不言而喻。《老狼》这一音乐游戏有幼儿熟悉的老狼形象,还有需要保护的小羊形象,容易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角色较易表现,幼儿也兴趣,所以设计了本次音乐游戏活动。
活动目标:
1、喜欢玩音乐游戏,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2、能大胆的表现老狼的动作、神态,进一步的提高音乐的表现力。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准备老狼及小羊的头饰,水彩笔每人一只,准备每人一把小椅子,老狼的模仿声
活动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门,现在带上你的小耳朵听听谁来了?(教师播放老狼的录音,并配合录音表现老狼的形象)
教师:老狼来找吃的了,他会找到谁呢?今天我们将要玩一个游戏名字叫《老狼》,先听听音乐中的第一段,老狼长什么样?
二、 欣赏第一段,感受老狼的形象
教师:刚才听到的是一只什么样的老狼,可以用哪些动作来表现它?现在老师请一些小朋友来表演一下这只坏老狼。(部分幼儿表现老狼的形象)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扮演这一只贼头贼脑、张牙舞爪的老狼。
三、 欣赏第二段,练习游戏动作
教师:这只坏老狼来找吃的,告诉小朋友们,可怜的小羊呗发现了,那小羊有没有被吃掉?谁保护了它?现在我们来听一听音乐中的第二段。(教师边唱边做音乐中第二段的动作)
教师:听完了这一段就真相大白了,谁请谁保护了小羊?(小朋友请黑猫警长) 妈。咪。爱。婴。网。幼儿园教案频道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学一学歌里聪明勇敢的小朋友。(教师幼儿共同做音乐第二段的动作)
四、 作画请黑猫警长
教师:这可是一只很坏的老狼,光说没看到黑猫警长是不会怕得,老师已经准备好了一只黑猫警长了,小朋友也赶快动手在自己的左手心用椅子旁边的水彩笔画一只猫的头像。(老师神秘地说:老狼来了,迅速转身在黑板画一只简笔画猫头像,幼儿跟着画。)
五、 教师幼儿配合开始第一次游戏
教师:我们要开始游戏了,小朋友们先带上小耳朵认真听怎么玩。
1、 第一段:扮演老狼的教师贼头贼脑、张牙舞爪地四处张望,留着口水,饿着肚子想吃小羊的样子。
2、 第二段:一二小节,全体幼儿站立,边唱边指着老狼。三四小节,右手张开,用力地像右边甩。五六小节,用手围着自己的小凳子,保护“小羊”。七八小节,踏步走到自己的椅子背后。九至十二小节,伸出画有黑猫警长的左手,右手做抓“老狼”的动作。十三至二十二小节,右手做枪状,听音乐在椅子的上下、左右、前后有节奏的开枪,并发出“叭叭”的声音。老狼做抱头四处逃窜的狼狈相。
六、跟换角色,重复游戏数遍。
活动反思:
1、课时的量太大,幼儿在没有熟悉音乐,熟悉歌词的情况下,音乐游戏的展开很难,这也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如果能分课时设计或者采用图谱等形式帮助幼儿熟悉音乐会更好。
2、我在示范表演中,没有请其他的教师帮忙扮演不同的角色,我自己很辛苦,也影响孩子记忆表演歌曲中的第二段。
3、在教学中重难点没突出,没有攻破,在活动设计钱疏忽考虑了。
4、多设计一些形象具体的情境教学会更好,更能吸引幼儿的兴趣,引发孩子的表演欲望。
39、大班美术活动教案:《特别的我》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在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中,我们的幼儿是怎样体验行为艺术的呢?大班美术活动《特别的我》是一节引导幼儿初步体验行为艺术的课例,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合作完成人体动态的描画以及对人体的装饰,让幼儿体验合作的快乐,并了解美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来源于我们的生活。
因为每一位幼儿都是非常特别的个体,他们的所思所想,都会通过行为表达出来,在本节活动中我按照动作体验——线条勾画——欣赏装饰——合作创作——跳舞欢庆的顺序,让孩子从动作体验开始,以动作表达结束的方式,通过做一做、画一画、看一看、说一说,让孩子们在音乐的伴随下自由舞蹈,大胆创作,群体合作,共同完成大幅的动态人物绘画作品,通过行为来体验艺术,在游戏的情境中收获快乐。
活动目标
1、幼儿合作完成人体动态的描画和人体的装饰。
2、在活动中请幼儿体验合作的快乐。
3、使幼儿了解到美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来源于我们的生活。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音乐带、半开纸7张、水彩笔、油画棒、水粉、毛刷、抹布、水桶、标志、范画、工作服、将幼儿分7组
重点难点
分组合作描画不同人体动态。
活动过程
1.欣赏范画,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张画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们想不想画一张特别的画?
2.游戏《木头人》。交代规则:首先,咱们做一个木头人的游戏,女孩子全体起立到前面来,听到音乐,做各种各样优美的动作,音乐一停你就得变成一个美丽的木头人。(发标志)男孩子全体起立到前面来,游戏规则是听到音乐,做有趣的、可笑的动作,音乐一停你就得变成一个有趣、可笑的木头人。
3.教师示范。小朋友的动作都很特别,用什么办法能把咱们的动作留下来呢?某某小朋友到前面来,请你摆出一个特别的动作请大家欣赏,教师描画出该幼儿的体态。
4.讨论:请7位身上有标志的小朋友上前摆各种各样的动作(站姿或卧姿)。大家共同分析7位小朋友的动作能不能画在纸上,将个别动作稍做改动。
5.幼儿分7组,合作完成人体姿态的描画。
6.游戏《找信》。每组幼儿共同解读密信,分析信件中的艺术表现方式,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
7.幼儿自由创作:运用线条,图案或者色彩装饰人体并为画面涂底色。
8.欣赏作品:请幼儿谈一谈,哪一组作品中人物的动作清晰,色彩鲜艳,人体装饰的非常有特点。
9.结束部分:欢庆舞。师生在音乐伴随下自由舞蹈,展示自我独特魅力。
活动反思
大班美术活动《特别的我》在进行中,教师首先请幼儿玩游戏《木头人》,在不同风格的音乐中,引导幼儿大胆的表现出自己的肢体语言:如:女孩子优美舒展的动作和男孩子阳刚的动作,展示不同动作的魅力。艺术是相通的,音乐带给幼儿创作的灵感,音乐让幼儿放飞心灵。然后7名小模特摆出不同的姿态,其余幼儿分组进行人体形态的描画:有的画头部,有的画肢体,孩子们都快乐的忙碌着,沉浸在集体的创作中。美术创作欣赏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教师首先请幼儿的欣赏大幅作品,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点燃想象的火花,启发幼儿大胆,自由的运用线条、图案和色彩去装饰画面;在结束环节,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共同分析各组的人物动态在是否清晰,装饰的图案是否完整,运用的色彩是否干净、漂亮。最后的欢庆舞让孩子的成就感达到高潮,将艺术创作中的兴奋给予淋漓尽致的释放。
在短短的35分钟内,孩子们在音乐和舞蹈的的伴随下,充分利用多种材料,大胆的创作,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了7张色彩鲜艳,风格迥异,视觉效果强烈的巨幅作品。通过自身行为体验艺术,在游戏的情境中收获到快乐,体验自豪感和成就感,分享成功的经验。
40、大班科学活动放大镜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幼儿的世界,就是一张白纸。幼儿认识东西比较直接。亲眼所见的物体,就有了直观的认识。可是今天物体为啥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变化呢?原来这是一个有关放大镜的探索游戏。放大镜是生活中常见的用品,是科学探索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工具。
一面普通的小镜子,究竟有什么样的功能, 透过这面镜子观察物体,物体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激发幼儿对这面镜子的好奇与探索的兴趣。,而"好奇"正是引导幼儿喜欢探究的最佳途径。因此,我决定活动中让幼儿自主观擦放大镜看物体后的奇妙现象"。
从功能来看,"放大镜是用来观察物体的。所以,我将活动目标设计为引导幼儿建构"观察的经验",拓展他们的观察视角。
活动目标
1.观察、比较,常见物体在放大镜下奇妙的变化
2.尝试使用放大镜对物体进行细致的观察
3.培养幼儿根据观察结论想象熟悉的物品在放大镜下的变化
活动准备
1.欣赏有关放大镜观察物体的视频
2.放大镜每小组一个、幼儿熟悉的物品每小组一个。
3.每人一份观察用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
1.观看视频小白兔拔萝卜,第一图和第二图对比,同一张图片,为何第一图没有镜子就小一些,而第二图有了一个小镜子图上的物体就变大了?引入孩子们对放大镜的认识。
【设计意图:先观看然后引入,即让幼儿对自己所不熟悉的放大镜有一定的了解,又能通过物体的变化激发幼儿对放大镜的好奇。】
教师肯定幼儿的观察结论如:第一幅图小,而第二幅图大了许多。从而引入对放大镜的奇妙现象的认识,原来放大镜可以将物体变大,这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
二、使用放大镜
1. 出示放大镜,简单介绍:这就是能让物品看起来变得清晰的放大镜。使用放大镜的时候,不用太靠近眼晴,也不用太靠近物品,只要对准物品,调整最佳距离就行了。
【设计意图:在前面奇妙视觉感受的铺垫下,出示放大镜,让幼儿对使用放大镜产生期待,并且通过语言帮助幼儿再现正确使用放大镜的方法。为后续使用做准备。】
2.请你用放大镜看一看,图片上是谁?能学做一下1号的动作吗?2号的方向是怎么样的?4号手里拿着什么?(让幼儿的观察有非常具体明确的目的,让幼儿倾听,尝试带着目的去观察。)【设计意图:引导幼儿从无目的观察到借助放大镜,通过倾听,尝试带着目的去观察,进一步积累有意观察的经验。】
3.操作幼儿使用放大镜的方法。
鼓励专注观察的幼儿。
4.讨论:
谁愿意回答第一个问题?请上台。
2号的方向是怎么样的?大家用手势回答!
4号手里拿着什么?一起回答--放大镜。
【设计意图:通过点击电脑上的放大功能,验证幼儿的观察,这也是对幼儿的观察行为的一种肯定和鼓励。】
三、想象和比较
1.再看看,这像什么?
【设计意图:比较,让观察更具有目的性。随着环节的展开,幼儿的观察从无意观察慢慢向有目的的观察前行,当然,比较也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到了放大镜带来的奇妙感受。】
辅助猜谜语:不是冰块,不是宝石,味道很甜,不酸不成,蚂蚁爱吃,我也喜欢。
2.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白砂糖,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3.接下去展示的图片和我们的身体有关, 找到了吗?观察一下,再比比图片。仔细观察,再认真找找,它放大了我们身上的哪一部分?(给每位幼儿发一个放大镜,同时出示两张图片) 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使用放大镜的方法是否正确,及时指导。
了解和肯定幼儿使用放大镜后的发现:用了放大镜,你有什么发现?(幼儿:看得晕晕的,放得好大等)(出示照片)出示舌头的全貌,总结幼儿的发现。如:舌头上的小泡泡能帮我们分辨酸甜苦辣【设计意图:这个部分承上启下。既延续了上个环节的想象、猜想和比较,又让幼儿在期待中拿着放大镜观察。
四、拓展和延伸孩子们,请看--放大镜放大东西后,也会有丑丑的感觉。这是一个引起世界轰动的科学实验,当人们对着水,说难听和凶狠的粗话,在比放大镜更清晰的显微镜下,水分子形成了丑陋的结晶。所以,小朋友们不能说不礼貌的话,我们要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
【设计意图:尝试把科学探究和真善要并且拓展放大镜的另一个种类--显微镜。】
活动反思:
活动让幼儿通过观察、了解放大镜与我们生活的关系,结合生活经验,感受人们是如何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放大镜来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的,激发幼儿继续关注生活中各种小工具的欲望。
41、大班健康活动教案:《趣味报纸》教案(附教学反思)
教学意图:
报纸是小朋友们在家里常见的,报纸可以有很多的玩法,孩子对报纸有了很大的兴趣。于是利用这一好的教育契机,设计了这次的活动《趣味报纸》。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利用报纸探索各种玩法,发展幼儿多种运动的综合能力。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教学目标:
1、自由结伴玩报纸,体验集体活动与创造的快乐。
2、探索各种玩法,掌握跳、钻、爬等技能,发展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学会与同伴协商合作游戏。
4、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5、初步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
废弃报纸制作的作品、旧报纸若干张,录音机、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1、准备
老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做准备活动。
2、讨论
(1)参观用废旧报纸制作的物品。
(2)怎样玩报纸?注意事项。
(3)自由探索玩法:可一人玩,也可几人合玩,探索多种玩法。
(4)相互示范并学习各种玩报纸的方法。如单脚或双脚在报纸上跳,跨过报纸练跳远等等。
3、结伴玩
展示不同玩法,教师对幼儿创造的方法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1)轻轻落地跳
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用单脚或双脚在报纸上跳,不把报纸弄破,幼儿自主练习,教师重点指导能力差的幼儿轻轻落地跳。
(2)跳远
将大报纸对半折后平铺在地,请练得好的幼儿示范,可随意调节距离,幼儿分散练习,教师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尽量跳得远些。
(3)钻“山洞”
指导部分幼儿把大报纸连起来高举过头,变成一座“山洞”,其余幼儿玩钻“山洞”的游戏。
(4)爬行
幼儿把大报纸一张连一张平铺在地上,请一名幼儿示范,比膝跪在报纸上向前爬行,小心不能弄破报纸。
4、游戏结束
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幼儿自编报纸舞愉快结束活动,回教室休息。
教学反思:
活动以幼儿自由探索报纸的玩法为主线,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幼儿与同伴在一起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气氛比较活跃,大部分幼儿还是愿意跟着老师玩游戏,但还是有少部分幼儿不愿意玩。活动满足了幼儿的自我探索能力。
不足之处:
准备的报纸量有点少,导致有的小朋友把报纸弄坏了,就没有足够的报纸供他们玩耍,这需在以后的活动中多加注意。
42、大班主题活动教案:《云彩和风》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此次活动是在小朋友们对大自然热爱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孩子们今后学习生活中更加热爱祖国美好大自然,珍惜祖国资源,更加努力学习,长大为国家做贡献,同时健康快乐成长。
活动目标
1、学会欣赏云彩图片。
2、能较流畅的运用语言表达看到的云彩像什么。
3、感觉和小朋友一起游戏学习很快乐,学会朗读诗歌。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重点难点
1、能较流畅的运用语言表达看到的云彩像什么。
2、感觉和小朋友一起游戏学习很快乐,学会朗读诗歌。
活动准备
1、多媒体。
2、 云彩图片,小动物图片(小兔、老虎等)
活动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
1、今天老师把从云南拍下了一些云彩的图片,请小朋友们一起观看云彩图片展。
2、幼儿说说自己刚才看到了云彩图片像什么,谁来说说?
3、幼儿纷纷说说出自己所看到的内容。
二、欣赏散文诗
1、老师把云彩像什么编成一首散文诗,范读,提问小朋友知道这首诗的名字叫什么?学生回答引出课题:云彩和风。
2、课件出示云彩像什么?(像兔子)是什么样的?(像老虎)是什么样的?(像花朵)是什么样的?小朋友边回答边学动物叫声、动作。
3、小朋友再次欣赏诗歌。
三、做游戏
1、师:看到大班小朋友这么聪明、爱读诗歌,黄老师非常开心。这次和老师学习你们高兴吗?
2、小朋友说出自己学诗歌的感受。
四、活动结束
今天是个美好的日子,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看看云彩是怎样吧。
教学反思
教育家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小朋友对学习感兴趣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幼儿就是在游戏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因此,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及思维特征,我在导入环节创设了丰富的图片,这符合小朋友的年龄特征,引导小朋友在情境中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当然,这节课我准备不充分,没有体现思维的含量,层次不够清晰,活动环节没有体现循序渐进,思维梯度不分明,这方面我应该多下功夫。
声明: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