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冕怎么读拼音 冕怎么读什么意思

时间:2023-09-01 编辑:赚钱 浏览:0

  冕怎么读拼音,冕怎么读什么意思?冕(拼音:miǎn),汉语二级通用规范汉字。“冕”在小篆中是形声字,字形从冃(mào,表示帽子)为形,“免”为声。有人认为,“免”是“冕”的本字,甲骨文中的“免”模拟人戴着帽子。“冕”的基本义是中国古代大夫以上的官员们戴的礼帽。后专指帝王的皇冠,引申指王位。2fd0dde7df690a6fd22d748afe459f8d_u=2461348595,379126684&fm=253&fmt=auto&app=138&f=JPEG_w=408&h=303.webp

  臧哀伯谏纳郜鼎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纳于大庙,非礼也。

  臧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衮冕黻珽,带裳幅舄,衡紞纮綖,昭其度也;藻率鞞鞛,鞶厉游缨,昭其数也;火龙黼黻,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钖鸾和铃,昭其声也;三辰旂旗,昭其明也。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今灭德立违,而置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诛焉?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其若之何?”公不听。

  周内史闻之,曰:“臧孙达其有后于鲁乎!君违,不忘谏之以德。”

  冕的拼音  [miǎn]

  部首:⺜

  笔画:11

  五行:水

  五笔:jqkq

  繁体:冕

  解释:古代帝王、诸侯、卿、大(dà)夫所戴的礼帽;特指帝王的礼帽。

  详细释义

  1.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等行朝仪、祭礼时所戴的礼帽。

  冕,大夫以上冠也。注

  《说文·帽部》

  衮、冕、黻、珽。注

  《左传·桓公二年》

  九旒之冕,散耀垂文。

  三国 魏·曹植·《七启》

  2.

  戴礼帽。

  一人冕执刘,立于东堂;一人冕执钺,立于西堂。

  《书·顾命》

  诸侯适天子,必告于祖,奠于祢,冕而出视朝。

  《礼记·曾子问》

  3.

  喻指像冕的事物。如: 日冕。

  康熙字典

  【唐韵】亡辨切【集韵】【韵会】【正韵】美辨切,音免。【说文】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瑬纩紞。从冃,免声。古黄帝初作冕。【徐曰】冕,上加之也。长六寸,前狭圆,上广方,朱绿涂之,前后邃延。斿,其前垂珠也,俯仰逶迤,如水之流。纩紞,黄色也,以黄绵缀冕两旁,下系玉瑱,又谓之珥,细长而锐若笔头,以属耳中,无作聪明,虚己以待人之意。冕之言俛也,后仰前俯,主于恭也。【礼·玉藻】诸侯裨冕以朝。【礼器】天子之冕朱绿藻,十有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此以文为贵也。又【韵会】或作絻。【荀子·礼论篇】郊之麻絻。【集韵】亦作。又【正韵】礼记,士玄端,诸侯玄端以祭,天子玄端而朝日于东门之外。端皆作冕。又【集韵】武远切,音晚。冠有延,前俯也。

  说文解字

  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瑬、紞纩。从冃免声。古者黄帝初作冕。絻,冕或从糸。亡辡切。

  说文解字注

  (冕)大夫㠯上冠也。冠下曰。弁冕之摠名。浑言之也。此云冕者、大夫以上冠。析言之也。大夫㠯上有冕则士无冕可知矣。周礼。王之五冕皆玄冕朱里延纽。五采缫十有二就。皆五采玉十有二。玉筓朱纮。诸侯之缫斿九就。琘玉三采。其余如王之事。缫斿皆就。戴先生曰。实六冕而曰五冕者、陈采就玉之数止于五也。亦以见服自十二章至一章而六。冕璪自十二旒至三旒而五。其天子大裘之冕无旒也。槩举诸侯又申之曰缫斿皆就者、明九旒至于三旒。其就数九。公侯伯子男无降差同也。䆳延垂紞纩。䆳、深远也。延者、郑云冕之复。周礼弁师。王之五冕。皆玄冕朱里延纽。谓延上玄下朱。以表里冕版也。古者以三十布为之。故尙书、论语谓之麻冕。用三十布。上玄下朱为延。天子至大夫所同也。其字左传作綖。垂瑬、详玉部瑬下。紞纩、糸部曰。紞者、冕冠塞耳者也。按紞所以悬瑱也。瑱亦谓之纩。详糸部紞下。据许紞系于延左右。据周礼注。王后之祭服有衡垂于副之两旁当耳。其下以紞悬瑱。是专谓后服也。然左传。衡紞纮綖。昭其度也。似男子有衡簪于冕复而系紞。从冃。免声。亡辨切。按古音当在十三部。读如问。许书无免字。而俛勉字皆免声。葢本有免篆而佚之。或曰古无免兔之分。俗强分别者、非也。冕之义取前俯。则与低头之俛关通。古者黄帝初作冕。大平御览引世本曰。黄帝作旃冕。宋衷注云。通帛曰旃。应邵曰。周始加旒。周易辞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葢取诸干坤。(絻)冕或从糸作。从糸作者、谓冕延用三十布也。周礼曰。玄冕朱里。谓玄表朱里。注云。冕延之复在上。是以名焉。延之复犹云延之表也。是以名焉者、释经文玄冕之冕字也。以其冣居上。故专得冕名也。觐礼注云。今文冕皆作絻。许或之者、许意从古文也。亦见管子、荀卿子及封禅书。

  《臧哀伯谏纳郜鼎》出自《左传·桓公二年》。其中心内容是臧哀伯批评桓公“取郜大鼎于宋”并且“纳于大庙”的“非礼”行为。文章从礼制视角,用七个排比句,说明“纳郜鼎”“灭德立违,必将导致的恶劣后果。这篇谏辞具有强烈的逻辑能力,气势恢弘,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内容讲解:

  臧哀伯谏纳郜鼎

  臧哀伯:臧哀伯,本名臧孙达,姬姓,臧氏,名达,谥哀,是臧僖伯之子,鲁孝公之孙。我们前面讲过他爸爸劝谏鲁隐公不要去棠地看抓鱼的事情,看来劝谏是他们家的家风啊。

  郜(ɡào):国名,姬姓,开国国君是周文王的一个庶子,春秋时为宋国所灭,其故地在今山东成武县东南。

  鼎:古代的一种烹饪器物,又因常常用作旌功记绩的礼器,所以又作为传国重器,其形制一般为三足两耳。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纳于大庙,非礼也。

  大(tài)庙:即太庙,天子或诸侯国国君的祖庙。

  译文:夏四月,鲁桓公从宋国取得原属郜国的传国大鼎,放进太庙,这是不符合礼仪的。

  鲁桓公,姬姓,名允,鲁隐公之弟,春秋时期鲁国第十五位国君,谥号是桓。这哥们把他的老好人哥哥鲁隐公杀掉以后当了国君,后来娶了齐襄公的妹妹文姜为夫人。可是在公元前694年,他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自己的老婆竟然和大舅哥齐襄公通奸,这可是违背人伦为上天所不容的事情。他大骂老婆文姜不忠丢人现眼,文姜把这事告诉了自己的情夫哥哥。齐襄公一看事情不妙,于是灌醉了鲁桓公,派公子彭生为鲁桓公驾车,然后在路上把鲁桓公给解决了。

  臧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

  昭德塞违:彰明美德,杜绝错误。

  临照:管理和监察。临,统管,治理。照,察看。

  令德:美德。

  示:给···看。

  译文:臧哀伯规劝桓公说:“作百姓君主的人,要发扬德行,杜绝违礼的行为,以便管理和监察百官;就这样还怕有不足之处,还要显示各种美德以传示子孙。

  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

  清庙:即祖庙,因其肃穆清静,故称。

  大路:也作“大辂”,即大车,特指天子或诸侯国国君祭天时所乘的车子。

  越(huó)席:用蒲草编织的席子。越,通“括”,束,结。

  大(tài)羹:即太羹,也作“泰羹”,古代祭祀时所用的肉汁。不致:指不调五味,不加各种作料。

  粢(zī)食(sì):用黍稷加工制作的饼食,祭祀用作供品。粢,黍稷,泛指谷类粮食。不凿:不舂,这里指不精细加工。

  译文:所以那清静肃穆的太庙用茅草做屋顶,祭祀天地的车子用草席做垫子,祭祀用的肉汁不用五味调和,黍稷、糕饼等祭品不用舂过的好米,这些是为了显示节俭。

  衮冕黻珽,带裳幅舄,衡紞纮綖,昭其度也;

  译文:祭祀的礼服、礼冠,蔽膝、大圭,腰带、裙子、绑腿、靴子、冠上的横簪、冠旁的填绳、系冠的带子、冠顶的盖版,这些是为了显示等级上的差别。

  原句十六个字,我有五个字不认识,你看看你认识几个?为了便于大家了解,我找了一些图片。

  衮(ɡǔn):古代帝王及公卿祭祀宗庙时所穿的礼服。

  冕(miǎn):古代帝王、公卿、诸侯所戴的礼帽。

  黻(fú):通“韨”。古代祭服的蔽膝,用熟皮做成。

  珽(tǐnɡ):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所持的玉制朝板,即玉笏(hù)。

  带:指束在腰间的革带,皮带。裳(chánɡ):古代男女穿的裙式下衣。幅(bī):古代自足至膝斜缠在小腿部的帛条或布条,犹如今天的绑腿。这些就不用看了吧。

  舄(xì):双底鞋,着地的一层为木底,复底为舄,单底为履,这里泛指鞋子。

  衡:把冠冕稳定在发髻上的横簪。紞(dǎn):古代垂在帽子两旁用以悬挂塞耳用的玉瑱(tián)的带子。纮(hónɡ):古代冠冕系在颔下的带子。古人戴冠冕时,先用簪子别在发髻上,再用纮挽住,系在簪子的两端。綎(yán):古代覆在冠冕上的一种长方形饰物,以木板为干(ɡàn),外包黑色布帛。

  藻率鞞鞛,鞶厉游缨,昭其数也;

  译文:玉垫、刀饰、革带、带穗、旌旗上的飘带、马颈上的革带,这些是为了显示礼数上的差别。

  藻:一种用来放玉的木垫儿,外包熟皮,并绘有水藻形图案。率 :通“帅”,佩巾。

  鞞(bǐnɡ)鞛(běnɡ):佩刀刀鞘饰物,上饰为鞞,下饰为鞛。读起来十分绕口。

  鞶(pán):绅带,又名“大带”,束衣用。厉:下垂的大带。或谓“鞶厉”:是一个词,指束腰革带与革带下垂的部分。游(liú):同“斿”,古代旗帜上下垂的饰物。缨:套在马胸部的革带,即马鞅。数:表示尊卑制度的礼数。

  火龙黼黻,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钖鸾和铃,昭其声也;三辰旂旗,昭其明也。

  译文:礼服上火形、龙形、斧形、弓形等花纹,这些是为了显示纹彩上的差别。用五色绘出各种图象来装饰器物服饰,这是为了显示器物物色的差别。马铃、大小车铃、旗铃,是为了显示声音节奏,旌旗上画的日、月、星辰,是为了显示光明。

  火龙黼(fǔ)黻(fú):都是古代礼服上所绣的花纹,如火形者为“火”,如龙形者为“龙”,黑白色相间如斧形者为“黼”,黑青色相间如“亚”形者为“黻”。

  五色:指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比象:指比照天地万物所画出的各种图像。

  钖(yánɡ)鸾和铃:都是系在车马和旗帜上的铃铛,系在马额头上的叫“钖”,系在马嚼子上的叫“鸾”,系在车前用作扶手的横木上的叫“和”,系在绘有龙形图案的旗帜竿头的叫“铃”。

  三辰:指日、月、星。旂(qí):旗面绘有龙形图案,竿头系有小铃铛的旗子。

  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

  登降:增减。登为增,降为减。有数:指有节度、节制。

  译文:所谓德行,就是节俭而有法度,事物的增减都有一定的数量

  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

  易:改变,违反。

  译文:用纹彩和颜色加以标志,用声音和光亮加以表现,以此来监察百官,百官这才警戒畏惧,而不敢违反法度。

  今灭德立违,而置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诛焉?

  灭德立违,败坏道德,做违背道德的事。

  赂器,受贿得来的器物,这里指郜国的传国大鼎。

  象:同“像”,法式,式样,这里是以···为榜样。

  译文:现在君王毁灭德行,树立违礼的坏榜样,把别国贿赂的宝器安放在太庙里,以此明白昭示百官。百官都来效法,君王又用什么去惩罚他们呢?

  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郜鼎在庙,章孰甚焉?

  章:通“彰”,彰显,风行。

  孰甚:哪个更严重?

  译文:国家的衰败,是由于官吏不走正道。官吏丧失德行,则是由于国君宠爱和贿赂风行的原故。郜鼎放在鲁国的太庙,还有比这更公开的贿赂吗?

  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其若之何?”公不听。

  九鼎:相传为夏禹所铸,用以象征九州。夏、商、周三代都把它作为政权的象征,成为传国之宝。

  雒(luò)邑:也作“洛邑”,东周都城所在,相传周武王克商后由周公姬旦营建。

  非:批评,指责。

  译文:武王打败殷商,将九鼎搬到王城,义士尚有批评他的,更何况将标志违礼作乱的贿赂之器放在太庙,又该怎么样呢?”桓公不听。

  周内史闻之,曰:“臧孙达其有后于鲁乎!君违,不忘谏之以德。”

  译文:周朝的内史听到这件事,说:“臧孙达的后代大概会在鲁国世代享受爵禄吧!国君违礼,他不忘用德行加以规劝。”

  赏析:

  劝说国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时候国君像一个顽劣的孩子,你说一万句他都不听,孩子不听你可以踢他屁股,可是对国君你绝对不敢这么干。

  臧哀伯就像一个苦口婆心的老教师,面对把人家的传国之宝据为己有的鲁桓公,他先是说国君根本职责是什么,然后从礼制这个角度,啪啪啪甩了七个排比句,从七个方面,即“昭其俭”、“昭其度”、“昭其数”、“昭其文”、“昭其物”、“昭其声”、“昭其明”,来阐明君主如何体现和落实这一根本社会责任;然后,话锋一转,才落到桓公“纳郜鼎”这件“灭德立违”的事情上来。并在指出这一事件必将导致的恶劣后果以后,还用周武王克商后“迁九鼎于雒邑”招来“义士”非议的历史教训,警醒鲁桓公必须清醒地认识这种“灭德立违”的错误举措的危害性。

  这篇谏辞如此行文,不仅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结构谨严,具有强烈的逻辑能力,而且气势显得特别恢弘,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可惜,他劝说的对象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君,绝对的权利和执拗的个性决定了鲁桓公不可能听他的劝谏。

声明: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