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渠现在还用吗?郑国渠简介和历史
郑国渠现在还用吗?郑国渠简介和历史 ?郑国渠,于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在秦国主持穿凿兴建,约十年后完工。郑国渠是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00 余里。
郑国渠是秦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其余两个是广西的灵渠和四川的都江堰。战国末年,韩国为了缓解秦国的军事威胁,派遣水利专家郑国出使秦国游说“兴工引泾”,以分散秦国的精力而暂缓攻打韩国。当时关中渭北基本都是盐碱地,秦国当时全国人口不到600万,而关中地区就100多万人,农耕社会就是这么简单,土地就是命,粮食就是天。足够的粮食就可以保证人口的大量繁衍。他的建议与秦国急于兴修水利,增田扩产,统一六国的策略相契合。工程于公元前246年开始修建,历时10年完工。完工前夕,韩国的“疲秦之计”被秦国识破,郑国临危而言,“渠成亦秦之利”,引泾工程才得以继续,竣工后秦国遂以“郑国”命名该渠。韩国以“饮鸩止渴”的方式,虽然赢得数年的残喘,没成想却成就了秦帝国的统一大业。
郑国渠西起今天陕西省泾阳县西部的张家山瓠口,泾河从瓠口流出。当时充分利用了瓠口北岸西北高南岸东南低的地形特点,渠道自西向东分布于泾河二级台地北沿,干渠长126公里,最终注入洛河。渠道沿途还有几条小河的水流入,增加了渠水的流量。当时灌溉面积达4万余倾,约合今280万亩,便利的灌溉条件使渭北的盐碱地变为重要的粮仓,关中也成了当时的“天府之国”。为秦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郑国渠工程采取“弯道取水”技术,以合理比降处理了北方渠道泥沙淤积问题,以“横绝”方式解决了渠道跨流域建设的难题,并以“淤灌”的方式改造了沼泽遍布,盐碱化的渭北平原,大大提高粮食产量。郑国渠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郑国精神”对于后世引泾工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现遗存郑国渠首分水坝、引水渠、退水渠及部分渠道遗迹,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遗址保护单位,并于2017年成功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到了100多年后的汉武帝时期,由于泾河流出瓠口水流湍急,急速下切河床,加上泾水泥沙量大,郑国渠道淤堵升高,已经很难从泾河引水,灌溉面积减少。“泾水一石,其泥数斗”,早期的郑国渠含泥量高,可以压碱肥田,改善土质,提高产量。然而年长月久后,容易淤高渠道和农田,导致田高于渠,渠高于泾河,势必破坏了灌溉系统。
汉武帝太史二年(公元前95年),赵中大夫白公建议,在郑国渠的基础上再修一条水渠,改善关中的灌溉系统。该渠在郑国渠之南,两渠大致走向相同,白渠经泾阳、三原、高陵等县至下圭(今陕西渭南下圭镇)注入渭河,而郑国渠的下游注入洛河。由于是白公建议修建,因人而名,故称白渠。白渠的建成,使关中渭北一带的大片土地,改善了土肥条件,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广大群众对白公也深为爱戴。《汉书。沟恤志》有记载: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臿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白渠的灌溉面积虽远比郑国渠小,但是由于它的比降比较大,远比郑国渠合理,因而不像郑国渠那样易被泥沙堵塞,在历史上白渠长期发挥作用。
东汉迁都洛阳后,白渠一度废弃,直至十六国时,前秦以关中为根据地,苻坚方组织农工对白渠加整修。西魏定都关中后,也对白渠加以重修。到唐朝时,郑国渠已经完全废弃。白渠遂成为关中的主要灌溉河渠。唐高宗时期,白渠灌溉面积达一万多顷,成为关中农业命脉。唐中期之后,由于白渠上大量设立水车、水磨等水力机械,且泾河上游用水增加,导致白渠水量急剧减少,虽然几乎每二十年疏浚一次,灌溉面积还是减少至原有的五分之一。
北宋、金、元均设立专员对白渠进行管理,直属中央政府。明朝时白渠缩小,改由陕西省设专员管理。清雍正年间,白渠进一步缩小,改由西安府管理。乾隆之后,白渠缩小为今天的龙洞渠,散归各县管理。此后白渠不再见诸史书。
民国十七年(1928年)年至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关中持续六年大旱,在关中的史料记载中亘古未有。而这其中的民国十八年,关中发生大饥荒,史称“民国十八年年馑”,这样的大饥荒,关中地区还是极少发生。据有关史料记载,民国十八年年馑北方八省的大饥荒,导致一千三百多万人死亡,其中以陕西关中旱灾最为严重,饿殍及死于病疫的有三百多万,逃亡六百多万,约占当时陕西总人口一千三百多万的70%。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对这场灾难也有记载:“在赤日炎炎下,久旱无雨的黄土高原一片死寂,没有绿色,路上横着骷髅似的死尸,没有肌肉,骨头脆如蛋壳。饱受饥荒、缺衣无食的少女,半裸着身子被装上运牲口的货车运往上海的妓院。路边的尸体骨瘦如柴,稍有一点肉的立即被吞噬掉了,这是一九二九年至一九三零年的大饥荒的一角。”
白渠已经废弃百年,曾经的天府之地,秋收不到二成,种麦不及十分之一。在这一场大灾难下,引泾工程呼声再次高涨,此时,一个叫李仪祉的人在于右任、杨虎城将军的鼎力支持下,决心建设引泾工程。在国穷民困,军阀混战的年代,要干成一件这样的大事非常艰难,最直接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杨虎城将军从军费中挤出40万元予以支持,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引泾工程顺利开工。老百姓为之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大灾之后,李仪祉采取以工代赈的方法,征集民工5000人,较好地解决了赈灾和劳工的问题。
一年半之后,一期工程通水,灌溉农田59万亩。经李仪祉提议,引泾工程命名“泾惠渠”。老百姓感念李仪祉的恩德,传颂先生是“水神降生,龙王转世”。流落他乡的百姓告别了颠沛流离的生活,纷纷归来,重建家园,恢复生产。正如杨虎城将军在《泾惠渠颂并序》所记:“民享乐利,实泾之惠,肇事嘉铭,流芳百世。洛渭继起,八惠待兴,关中膏沃,资始于泾。秦人望云,而今始遂,年书大有,麦结两穗。忆昔秦人,谋食四方。今各归里,邑为流亡,忆昔士女,饥寒交迫,今渐富庶,有布有麦……”。
泾惠渠工程建设于1930年—1935年。
从先秦时的郑国修渠改土肥田,到西汉白公修渠增地扩产,再到民国李仪祉修渠抗旱救人。两千多年来,泾水依然东流。渠道几多变迁,但依然滋养着关中渭北的土地,养活着土地上的人们。
声明: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