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四九城是什么意思啊?北京四九城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3-09-14 编辑:赚钱 浏览:0

  四九城是什么意思啊?北京四九城是什么意思?四九城是指皇城的四个城门、内城的九个城门的总代称。皇城四门分别是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而内城的九门分别是正阳门(前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34ff124e18c50325544fff9d097ecd1a_1000.webp

  北京,古代称燕京、北京,近代叫北平。

  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即封召公于北京及附近地区,那时称燕,都城在今北京市房山区的琉璃河镇,遗址尚存。又封黄帝之后人于蓟,在今北京市西南。后燕国灭蓟国,迁都于蓟,统称为燕都或燕京。

  秦朝时在北京设蓟县(今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一带),为广阳郡郡治,同时设渔阳郡,治所为渔阳县(今北京市密云区统军庄镇)。

  汉高祖五年,北京被划入燕国辖地。元凤元年又划归为广阳郡蓟县,属幽州。本始元年因有帝亲分封于此,故更为广阳国首府。

  东汉光武改制时,置幽州刺史部于蓟县。永元八年复为广阳郡驻所。

  西晋时,朝廷改广阳郡为燕国,而幽州迁至范阳。十六国后赵时,幽州驻所迁回蓟县,燕国改设为燕郡。历经前燕、前秦、后燕和北魏而不变。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除燕郡。大业三年(607年),隋朝改幽州为涿郡。

  唐初武德年间,涿郡又改称为幽州。贞观元年(627年),幽州划归河北道。后来成为范阳节度使的驻地。安史之乱期间,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建国号为“大燕” 。唐朝平乱后,重新设置幽州,归卢龙节度使节制。

  五代初期,军阀刘仁恭在此建立地方政权,称燕王,后被后唐消灭。

  北宋初年,赵光义在高梁河(今北京市西城区)与辽战斗,北宋大败,对燕云十六州从此望眼欲穿;辽于会同元年(938年)起,在北京地区建立了陪都,号南京幽都府,开泰元年改号析津府。

  金国贞元元年(1153年),完颜亮正式建都于燕京,称为中都,在今北京市西南。

  铁木真麾下大将木华黎于嘉定八年(1215年)攻下北京,设置燕京路大兴府。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改称中都路大兴府。至元九年(1272年),中都大兴府正式改名为大都路(突厥语:意为“汗城”,音译为汗八里、甘巴力克),也就是元大都。元大都成为全中国的交通中心,北到岭北行省,东到奴儿干都司(治所黑龙江下游),西到西藏地方,南到海南,都在此交流。从这一时期起,北京成为中国的首都。

  明朝初年,以应天府(今南京)为京师,大都路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改称为北平府,同年十月应军事需要划归山东行省。洪武九年(1376年),改为北平承宣布政使司驻地。

  燕王朱棣经靖难之变后夺得皇位,于永乐元年(1403年),改北平为北京,是为“行在”(天子行銮驻跸的所在),且常驻于此,如今的北京市也从此得名。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明朝中央政府正式迁都北京,以顺天府北京为京师,应天府则作为留都称南京。明仁宗、明英宗的部分时期,北京还曾一度降为行在,京师复为南京应天府。

  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平,改北平为北京,这时的北京城就建有内城、皇城、宫城(即紫禁城)三重城墙。

  而皇城,就是介于外城和皇宫之间的一道城墙,它在整个城市防御体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皇城内包裹着皇帝直接居住的地方——皇宫(紫禁城),为其直接提供保护;

  另一方面,皇城内建有社稷庙、太庙、六部机关等大量中央朝廷管输和皇宫服务设施,可以说是实打实的皇家中枢。

  此外,皇城还把这些帝国中枢机构和外城内一般的首都居民隔绝开来,保证了国家最高机关的绝对安全。这时皇城的四座城门分别为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和西安门。

  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北京都保持着内城-皇城-宫城的三重城垣格局。显然,此时普通老百姓不会轻易把和自己生活关系不大的皇城四门挂在嘴边,因此,“四九城”的四,此时应该不是指皇城四门。

  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明朝政府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开始修建北京外城,但最终由于财力有限,只完成了南城部分的修建,形成了北京独特的“凸”字形城市格局和外城-内城-皇城-紫禁城四重城墙体系,此后维持了三四百年。

  那么,“四九城”中的“四”是否是指北京的四重城墙呢?

  答案应该也是否定的,四重城墙中的最后一重是皇宫,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显然不会有人拿皇帝所居住的皇宫随口乱说,因此“四九城”中的“四”,应该是别有所指的,具体来说,这个“四九城”的“四”出现的可能比较晚,而且,指的既不是城墙,也不是城门,而应该是指北京城市内部的四个分区。

  具体来说,清朝灭亡后,皇城城墙因年久失修,已经开始日渐破败,所以不论是皇城四门还是北京的四重城墙,其物质实体都已经开始逐渐消失。

  而与此同时,引入近代城市管理理念的北洋政府开始在首都北京尝试分区管理,北洋政府内政部把北京内城划分为东、西、北三城区,加上南边外城的南城,一共四个城区,覆盖了除故宫以外北京城墙内的全部面积,而这东、西、南、北四城,我个人认为,应该才是北京“四九城”说法中“四”的由来。

  至于说到九,中国古代,九一直被认为是最大的阳数。历来就有“九五之尊”“九重城阙”的说法。

  《周礼 考工记》规定,天子之都,应当建有九门,因此,历朝历代的首都,除了因山川河流等地形因素制约以外,都尽量开辟九门。

  北京城墙也不例外,最开始,北京内城就设置有九座城门,分别为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阜成门、德胜门、西直门、东直门、安定门、朝阳门。而这九个门,历来被认为是保护皇家出入安全的保证,因此便专门设置了拱卫九门的九门提督衙门。

  这九门的名称来历和具体用途是:

  朝阳门寓意迎宾出日,元代称齐化门,出城面朝太阳,入城则面朝天子,专门用来运送粮食;

  阜成门,元代称平则门,寓意物阜民安,用来运煤;

  崇文门俗称哈达门,凡是过往客商都要来这里缴纳税赋,同时专门走酒车;

  德胜门专门用来大军出征;

  德胜门,寓意是武将疆场奏绩,德胜回朝凯旋。

  安定门用来迎接出征归来的军队;寓意是文臣诩赞太平,交代而后安享。

  东直门,西直门运水;寓意民兴教化、东至东海、西至西垂。

  宣武门运送囚车,城门上刻着三个字“后悔迟”,俗称“死门”,出了宣武门,就是菜市口,犯人经过刑部复核以后,拉到这里开刀问斩;

  而正阳门,因为是最中央的南门,元代称丽正门,又称前门,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面南背北,属于正门,地位特殊,只允许皇帝通行。

  所以“四九城”中的“九”,这时应该就是指内城的九座城门。在嘉靖年间南城建立后,北京城又有了内外城之别,而外城建筑有七座城门。

  清朝入关后,实行民族隔绝的政策,迁出北京内城的汉族居民,把满洲八旗分为八个区域安置在皇城外围的内城,用来保卫皇帝及皇家人口的安全。

  汉族官员、平民和贩夫走卒等在清朝来说,统统属于“下等人”,则一律迁居到外城的南城居住,久而久之,形成了“北京南城”这一富有民俗特色的地域。而南城居民,由于其政治、经济地位的“低贱”,在北京的城市社会生活中,成为了理所当然被歧视的一个群体。

  自清以来,内城多居住达官贵人,因此他们常用“九城”自矜,突显自己的身份尊贵。那些提笼架鸟的八旗子弟们,不管他们后来怎么落魄,仍然还是保持着高高在上的气质。而在民国成立后,四城区的设置又使得北京人有了“四城”的说法,因此,内城的达官贵人们便以“四九城”指代整个北京城,久而久之,这种说法也就传开了,成为了社会各个阶层普遍对北京城的一种称呼。

  从“四九城”说法的来源也可见,这个说法最可能应该是产生于民国时期,故此,在民国或民国之后,人们以“四九城”称呼北京城才应该是正确的。假如民国以前有人把北京称呼为四九城,则是没有来由的,也是荒唐的。

  “四九城”在今天的范围,大致就是北京二环内的东城、西城两区,也就是原北京城墙内的区域。而在今天,“四九城”的含义已经拓展到用来代指整个北京市区的范围。

  另外,北京还有内九外七皇城四的说法。皇城四,是指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

  总之,北京是中国一座具有文化、历史、人文等多种内涵积淀起来的历史古城,反映了中华民族古代历史上很多方面的东西。新中国成立以后,她又成为国家首都,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均衡发展的中心,使她既存留了许多古代的厚重,又焕发了新的勃勃生机,注入了全国人民的殷切希望。

声明: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