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鱼有耳朵吗长在哪里?能听见外界的声音吗?

时间:2023-10-08 编辑:小杨带你看世界❀ 浏览:0

  鱼有耳朵吗长在哪里?能听见外界的声音吗?很多人从外观上习惯性的认为鱼是没有耳朵的。这也不奇怪,因为鱼的耳朵是藏在头骨里,从外表是看不到的。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鱼则不同,它只有内耳。下面,怪柴网小编给大家做一分析,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image.png

  一、人耳的构造

  人耳朵位于眼睛后面,它具有辨别振动的功能,能将振动发出的声音转换成神经信号,然后传给大脑,在脑中这些信号又被翻译成我们可以理解的词语、音乐和其他声音,人们因为有了耳朵,能分辨各种各样的自然与生物现象,能听到大千世界各种美妙声音而充满神圣感。

  在解剖学中,耳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构成。

image.png

  外耳包括耳壳和听管。人的耳壳不能转动,辨别声音的方向以及收集音波等方面不如其他哺乳动物者有效(哺乳动物通常能转动耳壳收集声音),听管内有脂腺的分泌物,管壁内层有毛,两者皆可阻止异物入耳。

  中耳与听管交界处有一薄膜,称为鼓膜。由外耳传来的音波,可以振动鼓膜。中耳为一小空腔,横越中耳腔有三块小骨,该三骨依序为锤骨、砧骨和镫骨,彼此前后衔接。由外耳传来的声波被鼓膜转化成振动后,便可经由该三块小骨向内耳传递。图片

  内耳与中耳相接处亦有薄膜,中耳内的镫骨便与此薄膜相接。内耳为复杂而曲折的管道,故亦称此管道为迷路。该管道分耳蜗、前庭和三个半规管,管内充满淋巴。耳蜗和听觉有关,前庭和半规管则与平衡觉有关。图片

  二、鱼类耳朵的构造

  鱼类也有“耳朵”,但不像人类一样有中耳、外耳,只有深埋在头骨里的内耳,结构简单得多。因此大多数现生鱼类的耳朵并不与外界“沟通”,声波通常靠耳区薄的头骨传导到内耳,鱼类内耳有复杂的迷路构造,包括椭球囊、球囊、3 个半规管和内淋巴管,故称“膜迷路”,由第八对脑神经听神经来支配,并含有形状大小各异的耳石。膜迷路内充盈着一种特殊的液体,被称为“内淋巴液”。当外界声波传导到鱼类内耳时,内耳里的内淋巴液会发生振荡,刺激内耳的感觉细胞,再经过听神经传递到大脑,做出反应,完成听的全过程。鱼类内耳的功能和人类一样,一是收听声音,二是维持身体平衡(是的,人类的内耳也能维持身体平衡)。图片

image.png

  三、鱼耳的特殊构造

  鱼虽然只有内耳,但是它的听觉却不输给人类。虽然鱼类没有人类中耳中的听小骨和鼓膜,相当于没有声音的传递器和放大器,接收到的声音不能放大,但有一些像鲫鱼、鲶鱼等骨鳔鱼类也次生地发展出了声音的传递器和放大器官,就是鱼鳔和鳔骨。鱼鳔富含空气,外界的振动传递过来会像击鼓一样击打在鱼鳔上,在鱼鳔壁的四周,前几块躯干椎的两侧有几块被称为鳔骨的小骨,也被称为韦伯氏器,是用于将振动传递到内耳,完成对声音振动的感知。这和人类的耳朵(外耳和中耳)有异曲同工之妙!图片

  鱼类听觉的生物学意义不仅是预告危险或食物存在的信号,某些鱼且能发声,它们能从同种的个体那里得到信号,这在生殖季节中,对选择异性具有一定的意义,如大、小黄鱼。鱼虽能听到声音,但是不像人和高等动物那样可以靠外耳来确定声音的方向。它辨别方向的能力,是靠皮肤感觉器来协助完成。鱼类侧线系统较发达,如同雷迖一般能够准确地测定发生振动的物体的方位,能够与内耳相互配合,完成鱼类的游动、栖息、捕食和御敌等生存技能动作。图片

  四、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同一种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的最慢。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米/秒,在水中大约为1500米/秒。图片

  水中声音传递更快

  五、对于钓友的建议

  钓鱼时,当你说话、走路或拿装备发出声响时,都会被传播到水中并以大于空气中五倍的速度传送到鱼的身边,鱼通过皮肤感受到声音的方向,通过鱼头骨传到到内耳,通过鱼鳔和鳔骨将信号进行放大,内耳里的内淋巴液会发生振荡,刺激内耳的感觉细胞,再经过听神经传递到鱼大脑,结果就是鱼认为不安全,跑了。图片鱼耳朵很灵哦!!!

声明: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